第42章(第3/8页)

阮嬷嬷脸色都白了。

唐韵抬头看向阮嬷嬷,突地问,“嬷嬷知道当初我为何,没有跟着顾景渊走吗。”

阮嬷嬷愣了愣。

唐韵轻声道,“因为我答应过母亲,这辈子要堂堂正正的做人,不能为人妾,更不能做人外室。”

阮嬷嬷鼻头一酸,便也明白了。

当年的吴氏可不就是个外室,明面上先夫人是因姑娘的身份被逼死,可实际上是先夫人心死了,自个儿不想活了。

唐文轩养外室也就罢了,那私生子竟然只比姑娘小一岁。

一想到唐文轩搂着先夫人,一口一句甜言蜜语地哄着,转过身就同旁的女人搞在了一起,别说是先夫人,她都觉得恶心。

先夫人落得这般下场,成了姑娘心头的一个结,一道刺,又怎可能去当人外室,做人妾。

阮嬷嬷红了眼圈,突地道,“姑娘,咱们走吧。”

出宫离开这儿。

宁家如今已经安稳了下来,姑娘也没必要再继续呆下去,等出去后,他们去个远点的地方,凭姑娘的姿色,找个如意郎君,不成问题。

“是得走了。”唐韵起身,目光看着屋子里的那几口箱子,神色冷静地道,“嬷嬷今儿收拾收拾,明日就走。”

这些东西,她不能再留。

苏姑娘已经过来了好几次,想要进她的屋子,今日送橙子过来时,目光明显在往她屋里瞟。

再这般下去,迟早得曝光。

过两日便是母亲的忌日,明日她去找五殿下给嬷嬷打个掩护,正好可以将这些东西带走。

唐韵一刻都不敢耽搁,赶紧同阮嬷嬷,将最近几个月明公公送来的木匣子全都搬出,连同今日包袱里装着的几样珠宝,齐齐翻了出来。

一面收拾,唐韵一面吩咐阮嬷嬷,“东西拿出去后,嬷嬷全部换成粮食,在街头搭个棚子,每日去施米,施完为止。”

这宫里的东西,说到底也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得来的,如今还回去,算是物归原主。

可到底是算计惯了,唐韵脑子一转,又添了一句,“以宁家的名义吧。”宁家的铺子如今虽安宁了,生意终究是受了影响。

搭棚施粥,一能为宁家带去生意,二能打出名气,为将来外祖父回金陵做好铺垫。

阮嬷嬷一愣,“姑娘不走?”

“暂时我还走不了,嬷嬷先出去等我。”宁家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今日这一步,她断不会蠢到在这时候去得罪太子,毁了这一切。

她还得继续与他周旋一阵子。

阮嬷嬷急着道,“奴婢怎放心得下姑娘......”

“嬷嬷放心,我在宫里还有五殿下呢,出去之后,嬷嬷还得为我办几件事,嬷嬷先抽些钱财出来,去蜀地买个小院子,咱以后就去那,看大舅舅凿盐。”

阮嬷嬷心头一酸,到底是点了头,“好。”

唐韵继续道,“还有一事,嬷嬷让表哥帮忙给西域的二舅舅送个信,让他寻几本西域的游记带回来。”

五殿下对她的恩情,她无以回报。

想着五殿下为了那本缺失了几页的西域游记,整日愁眉苦脸的,出宫之前,她给她找来,也算是给她的一份辞别之礼。

阮嬷嬷点头,“好,奴婢都记得。”

唐韵说完,两人继续收拾着屋里的东西,易碎的玉器珠宝,装在原来的木匣子里没动,旁的金簪银珠,都一股脑儿地倒进了包袱。

收拾完,余了一地的空匣子。

匣子也不能留。

唐韵转头看了一眼屋里的火盆,斟酌一二,最终还是丢了进去。

*

翌日又是一个阴雨天。

秀女们第三回 复选的日子,只得拖后。

唐韵同管事嬷嬷打了一声招呼,一早便去了五公主的觅乐殿。

秋扬一看到唐韵,便如同见到了救星,着急地道,“唐姑娘进去可得好好劝劝殿下,这西域之地,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嫡出去公主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