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7页)

太子的声音有些沙哑,“告一日假又何妨。”

上书房里的一堆皇子公主,谁又真心在求学,不是为了应付任务,便是为了打发时辰,安阳既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去不可去,她一个伴读,急什么。

唐韵什么都肯依他,唯独这个不行,“殿下早些歇息,韵儿歇息了半个月,一点都不累,真的......”

唐韵慌慌张张地在床上摸起了衣裳,细嫩的胳膊上,明显有了几道深深浅浅的青乌。

太子看了一眼,突地开口道,“冬至前,你过来吧。”

太子妃的人选基本已定,明日他便将册子拿给父皇。

人选好了,只等明年开春,便能接进宫。

当也不会有什么闪失。

今日云贵妃已经在打她主意,免得夜长梦多,她早些过来也无妨。

唐韵的心猛地一沉,露在褥子外的一段光洁脊梁,微微僵了僵。

“你也听见了,顾夫人已当着众人的面,断了顾景渊的念想,你也不必在意顾景渊,旁的,孤会安排。”

父皇和母后那儿,他自己去解释。

冬至还有半月不到,夜里已经有了冬季的寒凉,太子说完,见她坐在那露着半个身子,折腾半天还没躺下来,眉头一拧,微微勾起身,将她搂在了怀里,拉上了被褥。

果然脊背已是一片冰凉。

太子将她裹入被窝里,温热的手掌缓缓地替她暖着后背,“你不冷?”

太子的胳膊搂过来的一瞬,唐韵便回过了神。

乖巧地缩到了他的胸膛上,仰起头来,没有应答他,只轻轻地道,“殿下,韵儿不累,真的不累。”

太子看着她。

唐韵温柔地一笑,“殿下如此替韵儿着想,韵儿又怎能不知好歹,殿下是一国储君,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呢,稍微行差一步,便会落人口舌,未娶正妻先纳妾,到时还不知道会惹出多少麻烦事,唐韵不着急,横竖都已经是殿下的人了,还能怕殿下不认账不成......”

唐韵没等他反应,轻轻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便从他怀里钻了出来。

“回.......”

“殿下,我喜欢读书。”唐韵抱着一团衣衫,立在幔帐前,回过头脸上的笑容依旧明艳,眸子里却头一回有了一股子倔强。

“韵儿的身份低贱,但韵儿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殿下,会好好努力,我想将殿下送给我的那本论语看完。”

太子:.......

这都是些什么跟什么。

太子拿手扭着眉心,无奈地道,“谁说你低.......”

“殿下先歇息。”唐韵不待他再说,转身便去了净室。

匆匆地穿好了衣裳,也没进去再同太子打一声招呼,一头扎进了黑色中。

夜里没有繁星,月光倒是明亮。

冷风从甬道深处迎面扑来,激得唐韵胸口一哽,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再也没有忍住,对着无人的黑漆甬道,放肆地、无声地呜咽。

她低贱吗。

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低贱过。

母亲告诉她,“即便你不是儿郎,也是娘心头最高贵的主儿。”

她记得这句话,永远没忘。

回到逢春殿,已到了半夜,唐韵没点亮,推开房门,银白的月色瞬间从门缝里溢了进来,照在了屋内那堆木箱子上。

一口一口的漆木箱子,已经堆满了屋角。

唐韵进屋烧了几壶热水,擦洗了身子,洗漱完后,才点了一盏灯,打开了一口木箱,将里头的木匣子一个一个地拿了出来。

都是明公公送来的,全是金银珠宝,因见不得光,并没有刻上东宫的印记。

唐韵没去细看都是些什么。

除了最初的两根簪子,明公公后来送的那些木匣子,唐韵甚至都没再打开过。

如今整理出来,竟有满满一包袱。

*

子时,阮嬷嬷如约地推开了逢春殿的房门。

禀报了宁家这半个月的情况,“水粉和香料铺子已经开了两家,宁大爷打算开始着手老本行,等到时机一成熟,想用姑娘给的银子和地契,去蜀地开凿井盐,前来问问姑娘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