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6页)

陆之瑶披散着头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起来初见沈岁进时,她扎着两个麻花辫挺好看的,那麻花辫是折了好几层,像把被子叠成豆腐块那样的卷起来,于是打算自己动手试试。

梅姐在边上收拾化妆台上散落的化妆品,故意磨磨蹭蹭的,想看陆之瑶到底能在头发上翻出什么花来。

等了半天,结果陆之瑶是要打麻花辫,梅姐在心里那个无语呀,觉得自己今晚在她身上造的功力全白瞎了。

这麻花辫,和西式的洋裙和妆面,能搭吗?

沈岁进看出来梅姐的强迫症马上要爆发了,忙催促陆之瑶:“别拧巴了,小陆你长得挺好看,这发型就这么整吧?我打个电话给丁叔叔,喊他送一送我们。”

望着梅姐那张忽明忽晦风雨欲来的脸,沈岁进觉得当务之急:溜之大吉,走为上。

司机老丁为沈校长服务了一辈子,即使沈校长于两年前荣休了,但沈岁进有什么重要的场合需要人送,还是会打个电话请老丁帮忙。

沈岁进登台演出前有个习惯,就是不吃米饭。梅姐下午特地给她剁了牛里脊,搓成丸子,用白水氽烫熟,倒点日式的油醋汁,再烫两片生菜摆在牛肉丸子边上。沈岁进不吃饭,就靠着两片生菜和几颗牛肉丸子垫肚子。

沈岁进弄好妆造,下楼囫囵吃好了晚饭,就在楼下等陆之瑶下楼。

两个姑娘钻进老丁的车里,老丁从后视镜里望了一眼沈岁进边上眼生的小姑娘,问道:“这姑娘没见过,小进,是你同学吗?”

沈岁进仰头说:“是我徐阿姨的亲戚,今年考上了京大,暑假来北京玩儿。”

老丁也觉着那小姑娘看着不像北京人,便问:“外地考京大特别不容易吧?小姑娘本事挺大。”

陆之瑶来北京好几天,终于在老丁这找到一份认同感,不由多和老丁闲扯几句:“我之前参加我们省里的一个作文比赛,拿了一等奖,高考加了十分,去年考京大没考上,今年靠着这十分,终于来北京了。”

沈岁进也说:“小陆她妈妈听说是个作家。”

陆之瑶对于母亲的作家身份有点儿嗤之以鼻:“她写的都是不入流的东西,乌七八糟的,到后面越写越疯,没什么出版社敢买她的账。我舅舅舅妈疼她,送她去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她不听话,药也不按时吃,一天到晚的关在里头疯写,没日没夜,给她打了安定都没用。她从小心脏方面就有毛病,据说我姥姥怀她的时候,受过惊吓,在娘胎里就落下了心悸的毛病,最后我妈也是因为这个毛病突然没的。”

沈岁进倒是没听徐慧兰说过这一茬,只知道徐慧兰是很欣赏陆之瑶母亲的才华的。说起陆之瑶的母亲何薇,徐慧兰的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地流醉出神往之情。

陆之瑶从徐慧兰那打听过沈岁进生母的事情,沈岁进的生母也是生病去世的,从这一点来说,她们俩的命运是略有相似之处。但好在舅舅舅妈无子,自己从小就被养在舅舅舅妈身边,陆之瑶很多时候,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就是舅舅舅妈的亲生女儿,毕竟他们待自己和亲骨肉一般无二。

车子开进音乐学院,老丁真不愧是为沈校长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就连音乐学院的演奏厅在哪儿,老丁都熟门熟路。

车子停在演奏厅的长阶梯前,沈岁进和陆之瑶刚一下车,就有几个长腿男生对着他们吹口哨。沈岁进一点也不怵他们的无礼,甚至口哨声比他们吹得还响亮,反向无礼回去,弄得几个路过的男生大跌眼镜。

大美女这是闹哪出啊?惹不起、惹不起。

天差不多黑透了,夏夜的晚风弥漫着一股栀子花的芬芳。音乐学院的暑假比京大晚放两个星期,这会儿校园里还是人头攒动。

今晚学校的音乐厅有演奏会,饶是期末考的攻坚时期,还是有许多学生来捧场。演奏礼堂的大厅挂着薛岑个人写真的巨幅海报,还拉着一条“预祝薛岑同学个人音乐会演出成功”的红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