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页)

买回家放着以后能升值卖钱的东西,刘美云都喜欢,做奢侈品投资,等以后复古风刮起来,大把钱多的收藏家买家,稀罕这些包包手表。

不过刘美云带三个大皮箱出来,也不是只为了买这些东西的,她逛得最多的还是书店。

公开发表的技术论文书刊,计算机、集成电路相关的图书资料,她让博文和大宝挑挑拣拣,最后捡了两大皮箱。

87年的M国,计算机已经走进学校开始教育普及,甚至很多家庭都用上了,而国内才正式进入汉卡时代,不过这都只是暂时的。

国外的高楼大厦、先进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自己国家也能拥有,甚至会越来越好。

刘美云就是想着,反正身边跟着四个大男子汉呢,一身力气,不用白不用。

所以回去的时候,他们几个大箱子都装得满满当当。

两大箱子的图书资料,还有博文自己在国外从本科念到研究生的所有书籍,一并打包带回去。

刘博文在国外读了几年书,性格相比以前开朗许多,当然最大的改变,还是他一直坚持的梦想。

从小抓着飞机模型睡觉,立志长大要造飞机的人,最后却从造飞机的专业换到了航天工程,去学造卫星火箭了。

不管造什么,从一路上这小子眼里闪烁的光芒,刘美云就知道他已经等不及,想要把自己这么多年学到的知识,实践到祖国这片土地上了。

回去的时候,他们直接先回了沪市。

飞机才刚一落地,沪市航天研究所的人就过来接刘博文谈话了,直接了当的给他落实了工作单位不说,并且要求他尽快到岗。

好像是有个什么技术难题,跟刘博文在国外发表的一篇论文有很大联系,着急需要他用新思路去验证算法啥的。

于是,刘博文回国在家呆了三天不到,就奔赴新的阵地,去努力实现他的航天梦了。

而家里,周慧茹则唉声叹气:“你说博文这孩子,脑袋瓜生那么聪明干啥,我听说他们那个单位十天半个月都回不了家一次。”

旁边刘永年“啧”了一声:“你别得了便宜卖乖啊,那孩子肯定智商随我,那么好的工作单位,博文自己又喜欢,这你还不知足,想天天把儿子捆身边啊?”

周慧茹瞪了丈夫一眼,眼眶微微泛红:“我就随便说说,你别给我来劲儿,想儿子在身边怎么了?你不想你之前有没事老往国外打电话干啥,一个月电话费比你工资都高!”

刘永年:“……”

“爸、妈”刘美云开解夫妻俩:“博文他们单位就是偏了点,但那附近不是也有小区吗?等过两年爸退休了,你俩在那附近买套房子直接住过去,他不就能天天回家了。”

“再说,以后博文娶媳妇儿,指不定你俩还得帮忙带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还多着呢。”

只要钱够,买一套房就能解决距离问题。

而且研究院那附近,将来房价可也不便宜,早买早赚。

听了女儿安慰的周慧茹夫妻俩,心情瞬间好转,周慧茹眼泪水一抹,又干脆带女儿出去看房了。

是位于淮海路附近的一栋复式小洋楼,环境清幽雅致,带小花园,周边绿意盎然,而且面积大,里边装修也高档。

“是妈认识的学校一个老师他们家亲戚的房子,人要打算卖了去国外定居,就是价格开得太高一直没卖出去,你不是说喜欢小洋楼吗?妈就一直留意着,觉得这套你八成会喜欢,你要是看得上,咱就买下来,妈能出一半钱!”

周慧茹一直惦记着女儿说想要买一套小洋楼的事,难得遇到合适的,就打算咬牙买下来。

儿子以后结婚的房子,她还能再赚,现在手里有两家文具店了,每年收入都在上涨,周慧茹对攒钱买房的事,很有信心。

“妈,这房子多少钱?”刘美云强装淡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