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民俗(第3/3页)

尸体经过明杰的初步判断,至少已经死亡四十八小时以上了,具体时间还得把尸体拉回去做进一步分析。

胡组长拿着假人,从上边模拟把人扔下来的动作,看看在哪里用什么姿势能把尸体扔到远离峭壁的那边,还呈靠坐着的姿势。

兰静秋说:“嫌疑人也许个子不高,他试图把尸体扔下悬崖,但力气有限只能扔到这里,用力过大时很容易脱手。”

老刘说:“上边的脚印没法查了,只凭尸体的位置来判断身高太离谱,他扔的时候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可能他并不想把尸体扔下悬崖,就是想被人发现。”

“也有可能,毕竟河边那具尸体就是被展示出来的。”兰静秋说。

兰静秋记得卷宗上写着是散步的人在长椅旁发现的,显然抛尸的人是想让人发现尸体。

她打量着山道,曲折蜿蜒,很多地方只能同时走三个人。又去问了景点的管理人员这里的客流量,现在游客不多,也就是周六周日跟节假日人多一点,所以找目击者也是难事,如果那对小情侣的包没有掉下去,也许这具尸体会一直扔在这里,直到臭味熏天,景点的工作人员下去查看。

尸体被抬下山,胡组长说:“这种路如果是一个嫌疑人的话,只能背上来,为什么要把人弄成这样,再背上来扔到山坳里?”

大家各种猜测,兰静秋往下走时突然又想起昂山,也不知道那里的公园有没有开建,这种山景公园,确实很适合藏尸,但这个嫌犯是为了藏尸吗?不为藏尸的话,为什么要把人背上来扔在这里。

她想不通,一下山就跟老刘去图书馆找市志,可看着厚厚的市志,她有些气馁,这得翻到什么时候。

老刘问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对方也没详细看过,只问他们:“你们想看哪个年代的,有时间索引啊,我帮你们找。”

兰静秋哪里知道时间,老刘描述一番,说想找类似的记载,对方却被吓到了,什么也找不出来,兰静秋干脆说:“先把市志借走吧,回去查。”

两人接着去找管民风民俗的部门,路上,兰静秋看着庙门口坐着的一群老头老太太,突然道:“该去问问活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