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后算账(第2/3页)

直到熊廷弼抵达辽东之后,整顿军务,整治防务,居然奇迹一般的,令建奴人的攻势顿减,总算是将早已恶化的辽东局势,扭转了过来。

因而,熊廷弼立下了大功,只是……大明历来如此,凡立大功者,无一不要被人审视。

故而当时的熊廷弼,并没有立即得到奖赏,反而被清流们狠狠的痛斥了一番,挑出了许多的毛病,更是列举他八条大罪,而且还认为他欺君罔上。

杨涟这样的清流君子,自然也不能缺席,当时他已是清流之中极有威望的人了,也指责熊廷弼挫虏无能,说他靡费公帑,养寇自重。

熊廷弼自是气得吐血,因为这些罪状是很要命的,任何一条,都足够让他抄家灭族,五马分尸了。

于是熊廷弼立即拉开了架势,与杨涟为首的清流对骂,又表示自己病了,这官不做也罢,请求回乡养老。

这一下子,便又立即被君子们抓住了痛脚,于是君子们又上书骂熊廷弼没病装病,这是欺君大罪。

熊廷弼的性子比较刚,心想我要病退你们还骂我,于是又上书回骂。

这一下子……却又落入了圈套之中。

那杨涟则一下子指出了熊廷弼的要害,说熊廷弼身为辽东的主帅,每日不想着抵抗建奴人,却隔三岔五上书与大臣对骂,可见他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辽东的军务上,这个人居然还揣着尚方宝剑,应该收回他的尚方宝剑。

把话说到这份上,其实一开始熊廷弼上书请辞致士,还只是撒娇,意思是你们再骂我,我就不干了,其实也只是不希望再被骂,难得真不想干了吗?

可要交出尚方宝剑,那么熊廷弼自然就没办法再有脸管理辽东的军务了,于是乎……当真奉还御剑,‘病退’而去。

这一战,乃是杨涟的成名作之一,直接弄倒了一个右佥都御史和兵部右侍郎。

当然,等到熊廷弼在后来他去职之后,辽东的情况又开始恶化,朝廷不得已之下,又启用了他,以至在最后,酿生了更大的悲剧。

天启皇帝的这番话,便是将张静一比作了熊廷弼,而谁是杨涟呢?

杨涟这个时候,在民间的声望其实是很好的,很多大臣和读书人,都认为杨涟乃是君子,是士大夫的典范。

可是杨涟却是当今陛下和魏忠贤所杀的,在陛下的眼里,杨涟就是十恶不赦之人。

因而……天启皇帝这简单的口谕,其实就是说,谁骂了张静一,谁就是杨涟。

而杨涟,乃朕一生之敌!

一锤定音!

此时……群臣侧目,杨侃更是不知所措,心慌意乱。

现在该如何应对?

魏忠贤依旧面上带笑,随即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口谕。”

殿中依旧安静,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候。

只见魏忠贤慢慢地张口道:“张卿功勋卓著,重光大明,此功不在太祖高皇帝之下……”

“……”

不少人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

一个人的功劳,你可以说他的功劳不在徐达,不在戚继光之下,这都说得过去。

可是……

啥叫不在太祖高皇帝之下?

太祖高皇帝始建大明,乃开国之君,你天启皇帝今日能做皇帝,就因为你是他的子孙,现在你拿张静一的功绩和你祖宗比较?

太祖高皇帝只怕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此时,只见魏忠贤又道:“此功非比寻常,朕翻阅史籍,前所未有,大明国祚二百五十年矣,得国今日,俱凭恩赏分明,有功者岂有不赏?今册封张静一辽王,世袭罔替,颁赐金书铁券,与国共荣。”

若是一开始,就直接先下此等口谕,势必会引起许多的非议。

可先前一个熊廷弼和杨涟的事,却已让百官惶恐,现在突又册封亲王,这是杨侃等人怎么也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