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何以天下(第3/4页)

董承、伏完等人都是列侯,还都是获罪在身被发配到关中干苦力的列侯,养尊处优惯了的人肯定干不了农活,日子过的越艰难就越能激起他们的愤恨,也更容易被人说动来造反作乱。

小皇帝对身边的妃子们很好,他脾气好,几乎不会生气,妃子们偶尔有失礼的地方也不会怪罪,董承等人获罪并没有牵连到承平宫里的妃子们,那些被发配去种田的妃子爹们难保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想法。

原焕唇角微扬,笑意不达眼底,那些人知道他会和世家大族过不去,但是如今天下毕竟还是刘姓的天下,邺城当家做主的是他,天子却另有其人,自古以来鲜少有和世家大族过不去的皇帝,就算有些时候会通过提拔寒门来平衡和世族之间的关系,平衡完之后也不会让寒门子弟真正进入朝堂。

他们可以允许寒门子弟成为他们的部曲、他们的佃农、他们的奴婢,甚至变卖为奴隶,但是绝不允许寒门有机会和他们平起平坐。

既然天子就在邺城,他们为什么不能重新掀起民乱,然后以救天子出苦海的名义,让刘姓天子重新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人前?

天子掌权,他们这些将天子救出邺城的人怎么着也能捞个大功劳,别看只是让天子换个地方住,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变成救命之恩了。

关中的官员欺上瞒下劫掠百姓,说到底不是冲着曹操,而是冲着他来的。

也是他自己的错,如果当初直接将人处斩,他们也没机会勾结到一起作乱,没有董承等人在其中出主意,他们不一定能瞒那么长时间。

曹操不是傻子,关中不需要他亲自带兵打仗,有时间带人去周边郡县查看情况,也不会一直待在长安城不出去,任何一个当官的都不喜欢手下人欺上瞒下,尤其曹孟德管的是整个关中,数百万百姓的死活都压在他肩上,用心程度不吝于当初在兖州。

董承曾经跟着牛辅驻军在安邑,小皇帝在长安住那么长时间,他也一直随侍左右,对关中的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肯定比曹操更了解。

有世家出身的官员再加上他们之前在关中经营的人脉,让曹操只能掌控长安周围,对河东河内一带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并不算太难。

曹操听的脊背发凉,眸中杀意尽显,许久才又找回声音,“兄长,可要派兵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关中比兖州好治理的多,这边连年遭难,百姓苦不堪言,屯田令发下去后百姓回应非常迅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都同意了屯田的条件。

他以为百姓是苦日子过怕了,只要能吃饱饭就什么都愿意做,现在看来,其中被迫同意屯田的不知道有多少,只是被迫屯田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人歹毒到直接抓百姓做苦力,丝毫不拿百姓的性命当回事儿,狗东西害了那么多条人命,凌迟都便宜了他们。

长安城里要忙的事情多,他提拔上来的寒门子弟大多都留在身边,出身低微的人做官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有本事抵不过好出身,在他身边没人敢说三道四,将人派出去要走的弯路就多了。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将人提拔上来是为了干活儿,没那个功夫雕琢璞玉。

关中最重要的是恢复农耕让百姓有饭吃,贪官污吏在这儿没活路,粮仓府库空空如也,他们想贪也没得贪,为了能保证屯田的顺利进行,他便用了不少当地世家推举上来的人来当典农官。

没想到自己送出去的刀子反倒扎了自己。

曹操捏捏拳头,已经在心里给那些人判了死刑,即便兄长不答应,他过些日子也会找机会报仇,想他曹孟德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还从来没人敢在他身上耍这种小心思。

以前得罪过他的都死了,现在得罪他的也少不得把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