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3/5页)

胤禔敷衍地奉承道:“汗阿玛英明。”

康熙就当是胤禔真的奉承他:“这和保成当初去江南时,那些豪强们做法一样。无论国内国外,做坏事的人都一样。”

胤禔道:“那汗阿玛的意思是,真的不卖了?”

康熙道:“卖,不过分两种卖。一种较好的粮食,直接提供给贵族和军队;另外一种,他们给精细粮食的钱,我们给两倍的谷糠或者掺杂泥沙,返还更多的回扣,让贵族赚更多的钱。”

胤禔疑惑:“干嘛让他们贵族赚更多的钱?”

康熙道:“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大清直接搭建粥铺,给平民们施粥赈灾。”

胤禔沉默了许久,对康熙行礼道:“汗阿玛仁德。”

康熙摇头:“朕不是仁德。大清卖了这么多粮食,却一粒米一粒麦都没能落进平民的腹中。等欧洲诸国缓过气来,民怨一定极重。那些无耻的贵族说不定会把民怨转移到大清身上,说大清故意榨取他们的金钱,却没能卖给他们足够的粮食。甚至他们会撒谎,说大清根本没有卖给他们粮食。”

胤禔借着道:“然后他们就能鼓动民怨,来与大清作对?”

康熙点头:“他们就算不会直接开战,但他们不断让平民成为海盗,骚扰大清海域和商路,或者鼓动平民冲击在海外的大清商人,也会给大清造成极大麻烦。”

胤禔沉思了一会儿,道:“我明白了,我会让所有出外游说的大清大臣和文人全部回来,一同参与施粥。”

康熙道:“你和你的弟弟们要多累一些,这些事要你们亲自做,才有效果。还有,做好事要留名,把我们大清为何要做这些事都一五一十的说清楚。”

康熙说完,戏谑笑道:“朕记得你刚出海的时候,海外的人对华夏的印象都是冤大头。现在我们又要坐实这个冤大头的称呼了。”

胤禔失笑:“汗阿玛所言极是。”

……

京城中。胤礽看到康熙和胤禔新的书信时,长吁短叹了许久。

他都做好被人钉在耻辱柱上的准备了,怎么还能变成这样?

大清在海外变成了“代主施恩的仁慈上国”了?

康熙本人都被教皇亲自写进了新编的教典里,成为圣人了?

见游说停战没有效果,胤禔就带着阿哥们重新游说,让各国同意大清建立粥棚,以国王和大清的名义,对平民进行施粥。

这粥基本都是糠,很少米,有一点点苦涩的盐,还有大把的沙子。

老实说,非常难以下咽。

胤禔让会当地语言的人告诉平民们,大清这粥是故意的。

因为如果是正常的米面,如果不掺杂沙子,根本到不了他们口中腹中。

西方平民们喝着粥,却泪流满面,认为这些粥是他们喝过的最好喝的粥。

因为他们平时吃的就是酸涩、坚硬、难以下咽的黑面包。

有了土豆之后,他们才能勉强算是吃的“精细粮食”。

但土豆没有黑面包耐储存,抗饿,所以他们在没收成的时候,都是以黑面包为果腹主食。

他们看着大清人在碗里插了一根叫“筷子”的东西,然后拔掉筷子,把粥递给他们。

据说,这是大清国赈灾时的规矩。朝廷施粥必须筷子插入粥中不倒。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贵族老爷这样对待过他们,他们都跪在地上感谢上帝。

胤禔懂很多国家的外语,方言也懂很多,所以他很无语。

他有点怀疑,自家汗阿玛的目的是否能达到。

这群人倒是感激涕零了,但他们感激的是他们的“主”,没人感激大清啊。

哦,他们其实也有念叨大清,但他们念叨的是他们的主派大清来拯救他们。

胤禔在心里骂了无数句。他就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事。

大清赈灾,那些灾民们可从来不会只谢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