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8页)

胤禔喜笑颜开,然后瞪了一眼自己的贴身太监。

看看人家梁九功!好好学学!

胤禔身边太监立刻警觉。他是得好好学学了。大阿哥这么早就要参与政事,他只会伺候人,怕是会跟不上大阿哥的脚步。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鄂伦岱不耐烦继续听,伸手问胤禔要册子。

正好胤禔也懒得讲了,便把册子丢给鄂伦岱。

纳兰性德也凑上去一起看。他居然也听得津津有味,深以为然。

这次太子和大阿哥不是准备乱来了?

不过太子和大阿哥每次的乱来都行之有效,到让人不知道他们究竟算不算乱来了。

“你事先不知道?”鄂伦岱好奇。他还以为这种事肯定是纳兰性德这个肚子里全是墨水的阴险家伙想出来的。

纳兰性德如实道:“不是很清楚。”

鄂伦岱摊开册子,两人一起研究。

鄂伦岱现在虽然混了些,早年接受精英教育的底子还留着,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教育的可怕。

他不耐烦那些经史子集,可若经史子集揉碎了加入实例中,他居然也生出了想要学习的兴趣。

八旗子弟虽然纨绔,基本的教育都是接受了的——大家还是孩子的时候,都没条件纨绔,书肯定得好好读。

胤礽搞出来的八旗官学,其实是“职业再教育”,教导的东西极其功利。从这个官学毕业后再去当官,立刻就知道需要做什么。而不是现在许多科举出来的文人,丢开了书本之后,就两眼一抹黑,所有庶务全靠府中老吏。

八旗官学中还有一门“武学”课。

武学课是文武必修,但也因文武不同侧重不同而有不同等级的课。

虽然说“文武不同”,武学课的分科限制的并不是那么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选课。

文武其他课程也一样。除了自己的必修课之外,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课,考试通过之后就有选修学分。

学校毕业和科举会试不同,不是以一次考试定生死,而是按照汉人书院的培养方针,每个月、每学期、每学年都有考试,分不同的学分。凑齐了学分后,再通过毕业考试才算毕业。根据学分和毕业考试成绩的权重加成综合得分,给学生们评等级授官。

显然,胤礽要把八旗子弟传统的“拜唐阿历升”制度化。

所谓“拜唐阿历升”,和以往朝廷的荫蔽晋升、察举制差不多。

“拜唐阿”是满文音译,意思就是人才。

满蒙八旗子弟年满十八之后,就要将名字登记在册,成为“拜唐阿”。根据推举和考核,给其中优秀者分配官职,最优秀者直接入宫成为臣仆。五年期满之后,表现优秀者就能直接授官。

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给勋贵和世族子弟的特殊晋升渠道,清朝把勋贵世族放宽到整个满蒙八旗,反倒是扩充了这个特殊晋升渠道。

只是推举制永远都有一个弊端,那便是依靠“人”,有人脉者得官。

把推举改成另一种考核,对八旗子弟而言更公平一些。

鄂伦岱和纳兰性德都属于“家中有人朝中有人”的八旗子弟,但他们都认为这个制度更好。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也不能保证推举和考核的人是不是自己这一方的政敌,显然考试会稍稍公平一些。只要肯学,他们的子嗣就算暂时落魄了,也能依靠自身努力重新辉煌。

而且这些东西非常实用,只要想为官为将,迟早会学习这些东西。

两人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有这些。自己到处找先生,不如让皇帝把人才集中起来统一教学。

“好!”鄂伦岱猛地一拍大腿,“这才是咱们八旗子弟该学的东西!”

纳兰性德眼眸微闪,虽不认为官学就完美无缺,也不得不承认,八旗子弟大多心浮气躁,学这些实用的东西更有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