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怕(第3/6页)

嬷嬷比赵春柔大几岁。

自赵春柔来卫府后就住在一起,她知道对方在遇到京城来的郎君前有一常私会的男子。

那男子家境贫寒,之所以会与赵春柔拉扯上关系,是因为他母亲为了救她死了。

赵春柔以前怕卫府之人赶自己出去,时常到外面的山采药,试图自力更生,尽量少用卫府的银子。

不料有一日,在山上遇到野兽。

男子心地善良的母亲恰好撞见了,为了救她,被野兽活生生地吃掉。

男子得知此事,尽管很伤心,但却没有怨恨赵春柔,认为这是母亲自己的选择,怪不得她。

他忍着伤痛,把母亲埋葬。

赵春柔过意不去,慢慢地,两人就这般好上了。

这一风平浪静的局面,在赵春柔遇到从京城的郎君后被打破。

可生活在底层的女子想往上爬并没错,嬷嬷亦没觉得赵春柔犯了什么大错,秉承着事不关己、置之不理的念头,从未干预过。

扶月颔首:“那嬷嬷你可知赵春柔现在的下落?”

嬷嬷苦涩一笑:“小姑娘不必试探,老奴知晓赵春柔已死,当年以人祭天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老奴也略知一二。”

由于以人祭天一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左右,不少人已忘得七七八八。

若不是与赵春柔相识,她怕也会把此事当作饭后茶谈之资一笑而过:“小姑娘,你来此可是想问当年惨遭赵春柔抛弃之人是谁?”

活了几十年,嬷嬷也算是活通透了,岂会看不出。

扶月知道那人是谁,肯定是国师,但深知查案不能单靠直觉,还得靠人证物证。

“对,我想知道这个。”

嬷嬷谨慎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乃当朝国师。”

说来,赵春柔虽一心往上爬,但为人却还是很好的,曾帮过她不少,嬷嬷无以为报。

当朝国师是被赵春柔抛弃之人,还是她回盛州告诉嬷嬷的。

因赵春柔于世上无亲人,早把嬷嬷当亲人,在京城成婚后,隔一年回卫府一次探望她。

无论过了多少年,嬷嬷还是忘不了赵春柔最后一次来找自己时那副认命的模样。

她说是时候还一条命给别人了。

那晚赵春柔没掉一滴眼泪,只把一封信交到嬷嬷手上,言一旦听到什么有关她死了的消息便把它送去给自己京城的夫君。

听到此处,扶月急了:“那嬷嬷可曾看过赵春柔给你的那封信?”

嬷嬷眨了眨微微泛红的眼睛:“看过一点儿,里面提到过一孩童,让她夫君莫要怪他什么的,可那孩童唤何名我记不清了。”

*

从卫府出来,扶月心情有些复杂,一抬头,发现季玉泽脸上不带笑时,有几分摄人。

自在卫府大门见到陆少慈,他就没说过一句话。

她心逐渐浮躁,因为季玉泽,他的状态令人担忧,感觉濒临悬崖边缘,稍有不慎,极可能会掉下去。

而自己也会被他拽下去,双双坠入深渊。

扶月很想直接开问,但深知季玉泽不一定会说出来,所以浮躁快要将她吞没,连思索案件的心思都没了。

走了好一会儿,来福客栈就在前方。

离晚上还有一段时间,扶月不想那么早回去休息。

可一看见季玉泽眼底浅淡的一小片阴影,把出去逛逛散心的话语咽回去,改为回去睡觉。

借口她累了,实际是希望他多加歇息。

回到房间,扶月让季玉泽躺床里边,自己则躺外面,为了防止他能随意地下床。

期间她还把脚踝上的锁链解开,把两人的脚踝锁在一起,他第一次见她主动这样,不免有点惊讶。

扶月不做解释,咔哒一声地扣上锁。

锁不难解,可如果要解的话,多多少少会发出点儿声音。

她亲眼见他闭上眼睛,心才安,一开始毫无睡意地侧躺观赏着对方的容貌,不知过了多久,眼皮竟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