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志未酬,身先死

尽管郭淮也清楚,相比起陇西来,凉州更为的荒凉偏僻,人烟罕至,许多的地方,甚至是不毛之地,如果晋国选择在此地立国的话,可以说很难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到了如今的地步,郭淮也是别无选择了,司马伦既然已经归降了蜀国,那就不可能再回头侍晋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从此郭淮和司马伦也将彻底地决裂。

陇西肯定是保不住了,但如果司马伦和姜维真得能抵挡得住魏军的话,凉州一带则会成为一片安宁之地,所以郭淮对迁往凉州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起初郭淮还有些担忧,司马伦会不会背信弃义,在他离开冀县之后半路偷袭于他,毕竟司马伦和司马昭是有着仇怨的,如今司马昭虽然死了,但谁能保证司马伦不会对司马昭的儿子动手呢?

而且除了司马伦,冀县附近可还是有姜维的军队,姜维与他有着深仇大怨,如今郭淮落了难,姜维会不会落井下石呢?

毕竟司马伦就算是投降了蜀国,也不可能凌驾于姜维的头上,蜀国军事上的事,肯定还是姜维说了算,如果姜维不同意郭淮离开,郭淮还真心走不了。

不过郭淮的担忧并没有出现,司马伦的军队只是依约接收了冀县,而姜维的军队则是按兵不动,丝毫也没有出击的意义,郭淮暗自揣测,这应当是司马伦和姜维谈妥了,否则姜维又怎么可能轻易地放他离开呢?

想到这里,郭淮对司马伦的敬重之心又多了一重,心想,当初若不是司马昭突然政变篡位登基的话,整个大权依然还是在司马伦的掌握之中,恐怕长安也不会失守,雍凉的局势又何至于此。

司马伦是司马懿和司马师选定的接班人,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今天虽然势不得已归降了蜀国,但他的目的,还是为了司马家保全最后的力量的。

郭淮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究竟是对还是错,但他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没有什么回头路可走了。

抵达了金城郡之后,郭淮暂时地在榆中停歇了下来,凉州刺史傅嘏亲自从武威赶了过来,叩见太子。

长安的事情,傅嘏也已经知晓了,不过他不敢擅离职守,再加上凉州的兵力本来就有限,就算他率兵去长安勤王,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只能是坐镇凉州,观望局势的发展了。

傅嘏和郭淮见面之后,不免唏嘘感叹了一番,他们都是司马家的忠直之臣,想当初司马家主政之时,拥兵天下,风光无限,可如今却是星流云散,凄凉如斯。

感慨了一番之后,傅嘏便问郭淮接下来该怎么办,郭淮是雍凉都督,当朝太尉,也是傅嘏的顶头上司,这个大主意还得由郭淮来拿。

郭淮是准备拥立司马炎为帝的,司马昭崩殂之后,晋国已经是没有君主了,名存实亡,如果太子司马炎不能尽早的继位的话,那么天下的人恐怕很快就会淡忘了大晋的存在。

按理说,在得到了司马昭的死讯之后,当时在冀县的郭淮便有扶立司马炎之心,但还没有等他有所动作呢,姜维就率兵前来攻伐,郭淮光是应付姜维就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如何还有考虑继位的心思。

此刻到达了凉州,总算是有机会来考虑这事了,于是郭淮便决定将司马炎的登基大典给办了,不过榆中只是一座郡城,说是郡城,也比中原的县城大不到那儿去,司马炎真要登基,至少也得选一座像样一点的城池作为都城才是。

在凉州,也只有州治姑臧勉强地能算是一座大城,其实就整个凉州而言,它的人口和经济,都尚不能和中原的一些大郡相比,所以将姑臧定为国都,也确实是比较勉强了。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大晋立国之时,本来就是已经偏安于关中了,不过关中尚有八百里秦川故地,有长安这样一等一的都城,勉勉强强也算是那么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