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红红火火230 嗯,我很感谢他(第2/3页)

在他看来,最后无非两种结果。

何家舅妈带着儿子改嫁,或者把儿子们留在何家,自己改嫁。

这种心狠自私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沈绥他爹的抚恤金还在她手里,和何家老太太恐怕还有皮扯。

且看吧。

薛胥在这里待到十点,把冷茶喝完,起身:“我要回去了。”

“我送你。”楚岱颔首。

他没有拒绝。

顾卿卿带着两个小家伙去楼上看沈绥写作业,现在团团年年经常被小舅舅抓去陪他读古文。

两个小家伙也磕磕巴巴的能学一两句。

团团年年很机灵,知道找最疼爱他们的人——阿爷。

一通撒娇贴贴后也没用,直接被楚首长拎去了摆有沙盘和四面墙挂满地图的房间,两个小团子看着密密麻麻的地名哇哇大哭。

楚岱视而不见,顾卿卿乐得清闲。

等薛胥走了,看到儿子回了客厅,楚渊说:“周书记去了中央。”

男人脚步顿住,点头:“下面应该也会有调动吧。”

“你老丈人,上面要调他去公社,他不愿意。”楚渊捧着搪瓷杯,吹着热气:“听说他有卸任的打算。”

顾家人总是能刷新他的认知。

别人要是亲家有关系早就开始活络利用起来了,顾家人却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连累到他。

楚岱看穿他爹的心思,嗤笑道:“您别多想,阿爹早就不想干了,说当生产队长太累了。不是为了您。”

楚渊冷冷看了眼自家臭小子,有些心梗。

男人心情颇好上了楼梯,留下一脸郁闷的楚渊。

秦舟从书房出来,背着手去沙发那边想看看电视:“一把年纪了别给自己找不自在,想跟阿岱亲近就直说,别别扭扭的一点也不像你的做派。”

“谁说我要跟他亲近?”楚渊下意识否认,端着搪瓷杯也去了沙发那边:“读完今年,阿绥还有两年毕业,你是要带他去首都读高中,然后送到工农兵大学去?”

沈绥是烈士之后,通过工农兵大学的政审轻而易举,更别说他现在户口落在楚家。

见他试探,秦老温润道:“跟我就别玩心眼了,你也听到风声了吧。”

他们这种位置的人,上面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

“嗯,”楚渊也不再打马虎眼:“确实听到一些,说就这两年,要恢复高考。”

“还在考虑阶段,不过也八九不离十了。”秦老儒雅一笑:“所以我说阿绥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沈绥的聪明才智不会局限于一方天地,更不会辜负他的培养。

楚渊斜眼看他:“你不是说要尽心培养团团年年吗,你这个干爷爷一拍屁股就走人了,让我这个大老粗来教?”

秦舟沉吟片刻,问他:“你有没有想过,让团团年年去首都读书?”

听出他话里有话,楚渊懒得和他周旋,“你说清楚点。”

“阿岱想要往上走,免不了要去军校进修。”秦老提醒他:“最好的军校在首都。”

“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楚渊皱眉:“不是取消……”话没说完,他回神:“你是说会随高考一起恢复?”

“会改制。”没有外人在,秦老也不隐瞒他:“这件事上面还在商讨订章程,不过差不离了。”

“最低条件是团职以上,阿岱正好符合,而且他未必不能再往上升一升。”

秦老说的这个军校,是为了培养高级指挥官而设立的,这些年因为某些不可抗拒力取消了。

楚渊捧着搪瓷杯陷入沉思,秦老起身,去电视机前面把声音调小一点,也没有打扰他的思绪。

顾卿卿肯定是随楚岱走的,他们夫妻俩一走,家里就空了。

不过楚渊想的不是这个,作为军区的首长,能到现在的地位,自然会把后辈的前程放在第一位。

他更看重的是两个孙子未来的教育,秦舟要是去了首都,两个小家伙最好是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