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监国归京

《定都长安赋》表达的是李自成对于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朝的喜悦。

《南北一统是中国》则无疑是陆四对消灭残明政权,统一中国的渴望。

自潼关班师东归,陆四特意在洛阳停留数日。

洛阳,十三朝古都,曾繁华为天下之最,如今却是残垣断壁,一片萧条。

河南巡抚是袁宗第兼任,但其主要在南线负责防御荆襄阿济格集团,因此河南民政事务是由布政使袁有龙负责。

这个袁有龙以前便是满清的河南右参政,其与河南巡按田文启擒杀清将刘天禄,为卫辉的“和平解决”出了大力。

夺取卫辉后,自西安东征的顺军主力便一路坦途,直奔北直隶境内。故而陆四命袁有龙为河南布政使,田文启为按察使。左参政是从山东调来的原权德州防御使,现兼着洛阳知府一职的朱廷翰。

“崇祯十四年以前,洛阳有丁口四百余万人,现今各县统计人丁不足三十万,民生极为凋敝……”

朱廷翰也是有一年多没见着监国了,可刚见面就大倒苦水,说洛阳百姓实在是苦,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请求中央给洛阳调拨一些钱粮,最好再免三五年赋税,不如此,他朱廷翰就是老死洛阳任上怕也不能恢复民生。

“中央要统筹全局,不是光看你洛阳一家,如今是处处要银子,处处要吃喝,你们这些地方父母能为百姓向中央讨要是好事,但也要多想办法,不能一昧跟中央伸手要,还得发挥一下自身能动性……”

话是这么讲,陆四还是命行文户政府再免洛阳三年赋税,另外让山东方面给洛阳调些农具种子。

毕竟,他一路看来,十三朝古都所在,简直就是赤地。

这倒不是清军作的恶,而是当年他岳父李自成在洛阳这里与明军实在是打的狠了。

“福王的尸首找到没有?”

站在长满杂草,一片废墟的福王府前,陆四心有唏嘘。

“臣接了监国谕令后,便使人在邙山寻找,果然发现福王墓。”

据朱廷翰说福王死后,王府两个太监向义军请求安葬主人,义军怜其忠义,答应其请求。后来这两个太监将福王的尸体用车运到邙山安葬,崇祯十六年明廷还曾派人过来专门敛葬,一切从优,丧礼视诸藩倍。

“朱常洵还是有种的,当年落在我们手中也不害怕,指着闯王大骂。事前也曾散尽王府家财募人抵抗我军。”第二军提督刘体纯插了句道。

陆四点了点头,那朱常洵又不是木头人、傻子,怎么可能大兵压境要他性命还无动于衷。

“既然葬在邙山就不要动了,洛阳府可以给朱常洵立碑,稍稍修缮其墓,其后人前来祭拜不可刁难。”

朱常洵的后人自是那位被陆四扣在徐州的福世子,也就是原本的弘光帝。对于这位小福王,陆四原本是想拥立两个明朝,从而渔利,不过现在大顺已经统一北方,于军事上对南明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两个明朝甚至三个明朝的构思,倒是可以搁置。

静观其变吧。

朱家那帮宗室真要不省心,陆四也不介意让他们来个八王之乱。

吩咐完这件事后,陆四又指了指一片废墟的福王府,说此王府虽成废墟,但砖石等物都是好东西,不妨使人清理用于城中营建。

来洛阳前,为了弄清前世谣言困惑,陆四特意询问过顺军参与洛阳之战的将领,以及明军降臣方面,经多方调查得知当年洛阳确有一人被分食,不过不是福王朱常洵,而是洛阳通判白尚文。此人在义军破城后坠城而亡,尸骨被城外饥民分食。

这种事,便是现在也不稀奇,崇祯末年,人相食可不是单单纸面三字,赤地千里更不是什么气势成语。

朱廷翰的洛阳知府衙门就设在城中原西关的城隍庙,这里也是当年平南侯刘忠的驻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