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尚书侍郎 七省巡抚

隆武,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

陆四觉得很好,直接拿来用了。

因为南明士大夫们认为唐王类汉光武刘秀,为中兴之君。

陆四自认唐宗宋祖不能与之比,论发迹之快,也就是汉光武能一提,故隆武这个南明士大夫们寄予厚望的年号很适合他。

西安那龙吸水不比天外陨石效果差。

“监国圣明!”

礼政府侍郎冯铨往地上这么一跪,立时就将隆武帝给定实了。

顾君恩、宁绍先等人便是觉得隆武还是有所不妥,见状,也只得齐颂监国圣明。

陆四微微点头,随意坐下,示意众人也坐。

年号嘛,随意就行,关键在于施政,要不然年号起得再好也没用。

崇祯如何,宣统如何?

见那宁绍先有些拘束,更是笑着朝这位工政府尚书道:“我起于淮左布衣,未起事前不过一农家子,杀伐三年虽有些威名,但脾气却是好的,与臣下喜自然,这一点左辅知道,你不必拘泥。”

“是,监国。”

宁绍先赶紧点头,但坐姿依旧僵硬端正。

其他人也大多如此,尤其那冯铨更是只坐了半边屁股。

见状,陆四也随他们去了。

上位者之威,纵是他有意淡化,这威严也是无法淡去的。

“监国,这是臣拟定的六政府尚书、侍郎正式名单,请监国御览,若有不妥之处,还请监国示下,臣好做调整。”

年号问题监国一言而决,顾君恩自是不争,另将案桌上一封用红布包裹的“进单”恭敬递了上来。

陆四接过打开来看,六政府尚书人选顾君恩拟定的是分别是礼政府尚书巩焴、吏政府尚书宋企郊、兵政府尚书陆之祺、刑政府尚书陈不平、工政府尚书宁绍先、户政府尚书喻上猷。

六尚书除原山东通会陈不平外,皆是李自成当年于北京任命的政府高官。

其中巩焴又不曾出仕大顺,在陕西老家隐居。宋企郊、陆之祺、喻上猷、宁绍先四人则于李自成撤出北京后擅自脱离御营归乡。

六政府侍郎仍为左右两人,礼政府侍郎冯铨、宋元普;吏政府侍郎文彦杰、金汝砺;兵政府侍郎贾汉复、柏永馥;刑政府侍郎党崇雅、房可壮;工政府侍郎姚锡胤、李化熙;户政府侍郎宋炳奎、张之奇。

六政府侍郎除文彦杰、贾汉复外,皆是从前李自成任命的官员,九成为前明降官,其中房可壮、李化熙、冯铨、党崇雅四人更是有降清污点。

之所以用房、李、冯、党四人,原因是这三人于刑律、礼制、督造方面颇有建树,如房可壮、党崇雅为满清一手制定了律法,建立了入关后完整的刑律体系;冯铨更是以大学士身份几乎参与满清所有政策制定,其人无德却是有能,某些方面的建树甚至比满清的大学士刚林、宁完我、范文程还多。

李化熙为满清工部侍郎时,负责督理工部事务,革去班军和大布边衣,修建被李自成焚毁的皇城,修缮北直运河,可以说是工部的一个杰出人材,加上又于天津和平事业有功劳,还被监国点为经讲学士,如此自是要给予政府高官一职。

不过无论是尚书还是侍郎,名单上眼下有一半以上都未到北京,顾君恩意监国同意之后便行文各地将这些人从乡间找出然后送到北京。

名单很轻,但在陆四手上很重,心头亦是沉重,他很想拿笔在这份名单上删掉几人,增进几人,然而却发现自己竟无人可以替换。

不管是随自己起事的淮扬老兄弟,还是后期陆续收编的降将降官,都不合适出任政府高官。

放眼嫡系麾下,几乎全是武人。

要这些打仗是好手的武将来担任政府官员,显然眼下是不合适的。虽然陆四提倡文武不分家,可大顺如今草创,可不敢让对政务一窍不通的武将升堂理事,那样会出大乱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