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跟陆某干,给你封亲王(第2/3页)

李自成的死让弘光意识到他可以做一个真皇帝,一个对得起列祖列宗,也对得起臣民的皇帝。

只要江北的陆都督愿意归明,有淮军十万虎将为前驱,他朱常淓未必就不能建立太祖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功业了!

亲王之封,完全值得。

中兴于否,也全在此举。

没了所谓大顺,江北的淮军在弘光眼里就是无根浮萍,想来那位陆都督此刻也迫切需要重新找一个大靠山吧。

有钱有粮的大明,不正是陆都督最好的投奔所在么。

念及于此,撵走史可法的心思在弘光这里也越发炽热。

只是史可法名望天下第一,又是东林大佬,而朝堂之上官员半数都是东林党人,因此没有合适的理由,他弘光就算贵为皇帝也没法将史可法逐出朝堂。

眼看事情又要陷入僵局时,天大的好消息传来了——武昌左良玉公然放弃驻地,带兵东下兵犯南京,声称要扶保什么假太子登基。

一开始,弘光真被这消息吓坏了,左良玉那可是崇祯年间的大军头,拥兵二十余万,而南京城内的北兵不过万余人,就算加上其他兵马也顶多两三万,如何能敌?

朝堂也乱成了一锅粥,史可法急得问兵部侍郎吕大器左良玉是不是同马士英勾结了,要不然怎么会声称奉太子手谕。前不久,凤阳那边不是说有先帝太子逃过来么。

吕大器哪里知道左良玉同马士英是不是有密谋,就知道以南京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顺江东下的左部二十万官兵,更怕左良玉弃了武昌之后那入了湖北的清军会尾随而来。

孙武进也是叫这消息吓住,恨不得写血书往江北求救,甚至做好了带弘光去江北避难的准备。

好在,未过多久就有好消息传来,说左良玉病死在九江,现在左部是由其子左梦庚统帅。

回过神来的史可法同户部尚书高弘图、礼部尚书王铎、东林党魁钱谦益等人商量,认为左良玉既死,其部官兵肯定人心各异,所以应当派出使臣去安抚左部。

最后议出来的结果是封左梦庚为楚国公,其下部将各升一级,南京这边筹抚银五十万两送予左部,以江西及南直太平府等地为左部讯地。前番东犯及弃湖北之事一概不究。

弘光觉得这样也行,只要左梦庚不带兵来南京就行。

这事便这么定了,史可法便叫右佥都御史左懋第为正使,以陈洪范、马绍愉为副使,前往太平,安抚左部。

可就在左懋第等人准备启程时,京营统制孙武进却上书说左部之所以犯南都,全因朝廷过往对其纵容,不加过问,以致滋生野心,将矛头对准力主晋左良玉为宁南侯的史可法。

并称此时局面,绝不能再对公然造反的左部官兵加以安抚,而是要遣重臣前往凤阳,督统淮西兵马讨伐叛军。否则,若对叛军也要安抚,各地有样学样,国家还能是国家,中枢威望又何存。

“皇帝,这可是撵走史老头最好的机会,都督能不能归明当齐王,就看这次了!”

孙武进脑子突然灵光起来,可不是他自个想到的,在此之前这位孙二爷寻思的是反正他也打不过左梦庚,所以史可法他们要安抚就安抚吧,反正又不用他出钱。

是“几社”六子之一的陈子龙通过南京的寇女侠提醒的孙武进,左部二十万叛军东犯,朝廷理当派重臣前往督师平叛,而这重臣除了史可法外再无第二人。

孙武进如醍醐灌顶,“叭”的一声拍了自家脑袋,大骂糊涂,天赐弄走史老头的机会,他怎么就没想到!

“史可法出外督师,节制不听朝中的凤督马士英,一石二鸟。史可法走后,可速定国策。”

寇白门在孙武进面前倒是寻常,丝毫没有架子,可孙武进却是赔着笑,躬着身,南京城里除了他没人知道眼前这位寇女侠同都督是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