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陆文宗

永昌皇帝的兔子尾巴虽说也不长了,但是永昌皇帝的留下的东西还是能让陆四消化一两年的,或者说大顺节度使这面大旗能让陆四的筹码多一些出来。

毕竟,李自成死后,降清的顺军和联明抗清的顺军数量大体相当。

而能打的都在抗清这边。

比如,忠贞营。

在淮安决意向李自成“投效”那刻,陆四就已经为将来的抗清局面埋伏笔了。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在阶段性前提下如何发展,陆四自认还是受过义务教育,学过思想政治,略懂那么一点的。

所以,他选择“投顺”。

南明?

要不是满清这个对手太过强大,陆四势必要弄船渡江来个“攘外必先安内”。

明政权,在崇祯朝就已经彻底失去人心,没有任何指望,否则也不致于闹出明军在自家地盘还要冒充顺军的荒唐戏来。

明朝重拾人心,还是在多尔衮下令剔发易服,汉族士绅包括那些降清军阀发现不是亡国,而是亡天下之后,在此之前,明朝不过是争相唾弃的存在而矣。

事实虽让人难以接受,但在甲申年便是如此。

从利益角度出发,“投顺”可以让淮军的利益最大化,至少能让抗清的顺军晓得在淮扬有他们的“同伙”在,要是实在没地去,陆四是敞开怀抱欢迎他们到来的。

顺军是败了,但亦有许多重创清军的精锐在。

起码,不能让忠贞营这十几万劲旅,这支远超大西军的抗清重兵集团叫南明那帮王八羔子活生生坑死、累死、拖死,在抗清斗争中毫无作为。

当然,如果李自成能够在北方顶得长一些,对陆四这位大顺淮扬节度使,对淮军,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片石同随后的陕西主战场,陆四伸不了手,家门口的河南分战场,他却是能插一脚的。

几个月后顺军将在河南发起局部战略反攻——“怀庆之役”。

这场战役对淮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是这场战役让已经南下的多铎不得不掉头回去,从而将南下的时间拖了一年。

这一年,对陆四,那是比金子都宝贵。

那么,这个永昌皇帝的臣子,陆四必然要当,而且要高兴的当。

谁让李自成遗产丰厚呢。

……

陆四兄弟成了大顺朝节度使的消息也令淮军上下兴高采烈,不过大家对节度使这个官名实在是太过陌生,所以还是习惯性的以巡抚这个明朝旧称来代替这个节度使。

一人得道,必然要鸡犬升天。

大顺虽然不长了,可只有陆四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所以他当了大顺的高官,跟着他一块提着脑袋造反的自然要有说法。

要不光你陆文宗当了大顺高官,其他人还是泥腿子挂个什么淮军自己的官号,肯定说不过去。

陆四必然也要就此事问询代表李自成前来的刘暴,待知道对方除了宣旨外也是淮扬通会时,陆四心里不由紧了下,本能的想到这是李自成给自己身边扎钉子。

不过,刘暴显然并非陆四以为的那种“狐假虎威”之人,而是十分务实,不待陆四开口首先向他恭喜击败了江南明军,尔后表示陆四需草拟一份淮扬有功将士名单呈递中央政府,论功叙职。

“现陛下亲领大军东征,都督这边恐要等上一段,我看诸事可权宜行事。”

刘暴所说的权宜行事竟是让陆四先自行授官,如此一能凝聚激励人心士气,二是能在淮扬地区迅速建立大顺的基层政权,为淮扬一省的政治打下夯实基础。

名义上已经是淮扬通会的刘暴,肯定要以正式官职称呼眼前这位年轻的节度使。

当初牛金星定官节度使时曾建议以旧唐“会府”别称作为节度使官称,大将刘宗敏他们说不若叫元帅,李自成却嫌会府太文,元帅太大,便就叫称都督,这样听起来气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