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4/6页)

康熙笑着点头:“可!”

“汗阿玛若觉得好,此事不如就教给儿臣办吧!”

康熙颇为惊讶:“你不是最烦揽事?以往只出主意,出完直接撂挑子的人,怎么这回反倒主动办差了?”

转性子了?

康熙一喜,道:“你要是想办差,不如入朝听政,去六部轮一圈。”

胤礽连连摆手:“不不!这书院与一般书院不同,交给别人,儿臣不放心。儿臣管着这个,还得负责尚书房的授课,自个儿也得学玛法的书籍。哪来的时间去六部。”

康熙:……至少愿意揽书院的活。成吧。

“汗阿玛,儿臣想过了,这书院教授数理化的人员,可从现今的尚书房挑,再有我与光哥看着,当不会出什么大差错。文史便更好办了。书院建立起来,尚书房的八旗宗室都可挪过去,先生也能调一部分,再者民间还有诸多有识之士。这方面不难。

“可有一项,书院由何人统管,谁任院长。我与光哥事情多,恐是管不来的。寻常人等怕是也压不住这群八旗子弟。因此,儿臣提议,不如从宗室王亲里头选。”

康熙思忖着:“你觉得谁人合适?”

胤礽递出一份名单:“儿臣觉得这些人都可。”

康熙扫了一眼,指了第一个:“就博果铎吧!”

胤礽道好。他也更中意博果铎。

博果铎,现任庄亲王,乃皇太极之孙,其父为八大铁帽子王的硕塞,这身份压一群八旗子弟,杠杠的。

最重要的事,这几年因为他弄出来的东西多,宗室也想分一杯羹,不少人思考着如何与他亲近,走他这边的路子。其中多为求利,博果铎却是真心佩服他,对他颇为恭敬,并不以“皇叔”自居。

有这个态度在前,胤礽觉得,他的一些政策,博果铎也能更好的执行下去。

“关于书院建造设计,儿臣想让雷家负责。”

雷家,后世又称样式雷。一门子的建筑设计师,为清廷效力两百多年,主持诸多宫殿园林建造。譬如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再譬如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等。

康熙觉得这并非什么难事,直接应下:“朕让雷发达去!”

雷发达,样式雷的首代人物,被称为样式雷的鼻祖。

胤礽却是摇头:“雷发达年事已高,儿臣瞧着他这些年颇有些力不从心,让他儿子雷金玉来吧。”

若说雷发达是样式雷的鼻祖。雷金玉便是雷家数代人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的一位。

康熙对这等小事无所谓:“行!都依你!”

胤礽又道:“儿臣还想向汗阿玛求一份墨宝!”

“朕的墨宝?你用来做什么?”

“儿臣想在书院门口立个碑,把汗阿玛的墨宝刻上去!”

康熙来了兴致:“你想朕写什么?”

“就写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

此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张载,字子厚,因其之后在横渠镇安家,世称“横渠先生”。而这四句名言,便被称为“横渠四句”。

上辈子许多中都有用过,甚至可说被用烂了。但胤礽依旧选择用它,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四句话,再没有比这四句更符合景山学院的立院宗旨。

康熙一顿,转瞬莞尔:“横渠四句,配景山学院,确实恰当!好!梁九功,伺候笔墨!”

胤礽忙道:“不必梁公公了,儿臣亲自伺候您!”

说着,转身张罗起笔墨纸砚来。

如此,胤礽磨墨,康熙提笔。不一会儿,圣上御笔完成。

胤礽美滋滋让太监好生端下去晾干,还说要学着亲自装裱。听得康熙忍俊不禁。随后胤礽又问太监,汗阿玛近日可有记得敷眼睛,可有记得书写半个时辰停下歇息远眺。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满意地笑了笑,挥手把梁九功赶到一边,继续伺候笔墨,让康熙安心办公,甚至抢了茶水房宫女的活为其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