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4/6页)

胤礽:!!!

准噶尔打得一手好算盘!

康熙没说的是。他们的探子回报,在准噶尔发现和硕特派去的人。准噶尔劫掠喀尔喀青贮饲料之事或有和硕特的手笔。

和硕特也不看看相助准噶尔是不是与虎谋皮。和硕特现今汗王与□□关系紧张,自己都一屁股烂事呢,还有闲心去管准噶尔。

康熙将奏折扔去一边,怒极反笑。

胤礽蹙眉想了想,张嘴欲说什么,犹豫了下又闭上。对和硕特与准噶尔之事,康熙懂得该比他多。而且某些利益也不能一下子就给出来,需吊着他们,一点点放手才行。

因此,他最后终是没有多嘴。

外头小太监进来禀报,数位大人求见。胤礽见此,顺势站起来告辞,被康熙按了回去。

“你不愿多看奏折,参与朝政。偶尔听一听总行吧?”

胤礽抿唇,十分犹疑。

康熙无奈:“小时候还懂得请朕教你,知道每日可与朕在御书房呆半个时辰不知多高兴,每逢议事听得认真,不懂的也会询问朕。怎么现在长大了,反而愈发懒了?”

胤礽撇嘴,这能一样吗?不同时期自然是要使用不同计策的。小时候是为了和你培养感情啊。何况年岁幼小,也构不成威胁,不会惹你的眼啊!如今父子感情基础深厚,他年岁渐长,很多事情便要开始顾忌了。

胤礽低头把玩手指,不情不愿。

康熙怒瞪:“不许走,坐回去。”

胤礽能怎么办?听呗!

来得人还挺多。

索额图、明珠、李光地、陈廷敬、张英等等尽皆在侧。

因早两年蹭着胤礽的功劳步步高升,如今这群人里以索额图地位最高,便是他率先开口:“此前皇上所言开海之事,臣等已有商议。”

胤礽一顿:“汗阿玛,不是已经决定开海并下旨了吗?”

康熙怒瞪:“你以为开海是说开就开的吗?一句话下去就完事了?给朕坐好了,听着就是,不许插嘴!”

胤礽捂着嘴拼命点头。

行!他不插嘴!

很快胤礽就发现他误会了,如今商议的不是开不开海,而是如何开海,是全面开海,还是部分开海。开海后对庞大的海外贸易体系如何管理,是否实行关务制度,若要实行,又当如何设立。关税抽取比例又以何作为标准。

此前索额图明珠等人如何商议的,胤礽不知,只见他们与康熙你来我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最后确定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对外贸易港口,相继设置海关。海关直属中央,不归地方管辖,直接向康熙和户部负责。其后又确定船税、货税细则。

诸事已毕,康熙看向胤礽:“听明白了?”

胤礽点头。

“有什么想法?”

胤礽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康熙:???

胤礽弱弱说:“汗阿玛,您不让我说话!”

康熙:……

胤礽又问:“我可以说话了吗?”

康熙瞪眼:“你不是已经说了吗?”

胤礽笑着舒了口气:“众位大人考虑周全,我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觉得进出口船只关税比例是不是可以分情况来定?譬如我国船只货物,税收可降低一等。别国船只货物,税收当提高一等?”

康熙:……

众臣:……

索额图第一个站出来附和:“太子所有极是。皇上,臣觉得此举甚妙!”

明珠心下冷哼,只要是太子说得,就算是坨屎,你也会觉得甚妙。

胤礽理直气壮:“我大清子民自当与他国洋人有所区别。大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愿意与他们互通有无是一件事,他们想要在大清敛财又是另外一件事!

“想要利益,自然要付出代价。非我国臣民,自然不可与我国正经臣民等同。汗阿玛怎知,我国臣民去往他国,他们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