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页)

可即便是大办,也没有越过规制去。康熙的想法,胤礽多少懂一点。得了儿子,本就高兴,借此办一场,去去持续了小一年的阴霾,给宫里添添喜气,何乐而不为?

但有人不这么想。

胤祚,胤祚。康熙或许只是想给孩子添份福祚。毕竟胤礽自觉此时的君父待他还是一片真心的,当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但祚这个字过于敏感。除代表福祚之外,还可理解为天祚,国祚,甚至能代指帝位。这里头的含义就大了去了。

洗三宴后,宫里就开始传出流言。流言里头夹杂了几点,其一是这个特殊的名字,其二是康熙高兴的态度。其三嘛,就是天气。连着好几天的雨,怎么突然在六阿哥出生那日放晴的。这说明什么?

总结起来就是,六阿哥是天降福星,往后指不定有大出息呢。至于太子,生下来就克死了母亲……

胤礽就是听了这些流言,心里憋闷,又难受又担心康熙是真的喜欢胤祚多过自己。那会儿他是真六岁小孩,不知道怎么应对,赌气偷跑出去吹了一天风,回头就病了。也是因着这场病,苏醒了前世的记忆。如今看来,也算是因祸得福。

胤礽回过神来,假山后头的人还在继续。

“你说巧不巧,六阿哥出生没几天太子就病了。来势汹汹,我听说好几次险死还生,太医都差点以为不行了。皇上更是连朝都不上,整天守在毓庆宫。太子前年出痘,都没这么凶险。会不会是因为六阿哥?”

“这可不能乱说!你快闭嘴吧!”

“这哪是我说的,宫里头都在传呢。咱们是好姐妹,我也就私底下和你提一提。对着别人,我可一个字不敢说。对了,德嫔娘娘把皇上叫走。你猜是因为什么?六阿哥病了。都说相生相克,既然是相,那该是相互的。六阿哥一出生,太子就病倒。太子好容易病愈,六阿哥却……你说这是不是……”

后头的话没来得及说出口,兰嬷嬷已经站了出来:“住嘴!你们是哪个宫里伺候的,哪个姑姑教出来的。主子们也是你们可以议论的!”

两宫女吓得噗通跪了下来,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利落了,只知道一味求饶,头都磕破了。

兰姑姑还要再骂,胤礽淡淡说:“叫几个人过来,送她们去慎刑司。”

两宫女脸色煞白。胤礽偏过头,半分怜惜没有。宫里是什么地方,是能说这些话的吗?祸从口出。有胆子说,就得有胆子认。

兰姑姑愣了一瞬,转眼恢复如常,低眉应下:“是!”

待得叫来人将宫女带走。胤礽看向兰姑姑:“她们说的那些话……”

刚起了个头,兰姑姑便道:“殿下别听她们胡说!那都是些流言,什么人也敢跟殿下相提并论吗?殿下可是太子,是……”

胤礽不悦打断:“六弟病了?”

兰姑姑顿了顿,“是病了。今日皇上没来陪殿下用膳。奴婢怕殿下会问,提前叫人去打听过。德嫔娘娘身边的玉蝉姑娘叫走了皇上,说是六阿哥发烧。”

“也就是说,汗阿玛现在在永和宫?”

“是!”兰姑姑一咬牙,跪下来,“殿下!您还小,这些事奴婢本不想让你知道。可如今……殿下,皇上待六阿哥尤为不同,您心里得有个数。”

胤礽默然。他如今才六岁。可宫里的孩子大多早熟。就算没有恢复前世记忆,他也能明白这话的意思。想到此,他转身就跑。

兰姑姑唬了一跳,连忙去追:“太子殿下,您去哪里?那不是回毓庆宫的方向。”

……

永和宫。

乌雅氏跪在地上,泪眼婆娑:“奴婢③也不知道这些流言是怎么传出来的,听到之时,吓得整夜整夜睡不好。奴婢从不求孩子能有什么作为,只求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心满意足了。奴婢指天发誓,这些流言跟奴婢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