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盛流玉(第2/3页)

红衣学官将“五”字刻在了木牌背面。

接下来,便是要测试根骨了。

蓝衣学官道:“请道友以最大的那支笔写字,若能墨透纸背,便换小一些的。”

谢长明调匀了墨水,将笔从第一支写到了倒数第二支,才放下了笔。

不是他不能用最后那支笔,而是不想用了。

两位学官对视一眼,蓝衣的那位在木牌背面的另半边刻上“中甲”二字。

与谢长明的灵根相比,根骨几乎是另一个极端。

蓝衣学官刻完字问道:“道友,可否问你现在是何修为?”

谢长明答:“筑基大圆满。”

一阵沉默过后,红衣学官不由苦笑:“道友,你可真是为难我们,是让你过还是不过?”

谢长明一怔,没料到麓林书院对灵根要求如此严格。照理说,他虽是五灵根,根骨却好,明面上又修炼到了筑基期,可见五灵根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应当能通过资质的测试。

不过也不要紧。

谢长明半垂着眼,看不出什么失落的神色。来这里之前,他不知道如何测试,现在知道是用示妄镜,可以想想作弊的法子,待明日换个身份再来。就是麻烦了些,毕竟还要在麓林书院待上一段时间。

陷入僵局时,那位坐在后头,病怏怏的道士忽然抬头问:“你来麓林书院想做什么?”

红衣学官吃了一惊:“许先生!”

那位许先生站起身,重复了一遍问题,又添了一句:“你要叩本心而答。”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若振聋发聩,惊得人心神发颤,不敢说谎,也不能说谎。

两位学官不敢再言。

但这惊不到谢长明。他大约能猜到这位许先生是洞虚期圆满的修为,若是大乘期圆满的修为,大约能叩问出谢长明半句真心话。

谢长明也站起身,手腕上戴着的木珠串在方桌上磕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抬头朝许先生望去:“问天道。”

他来此是为了找鸟,但这话也不能算是假的,天道是顺便一探的。除了长明鸟,麓林书院应当是离天道最近的地方。

许先生深深地看了谢长明一眼,似乎想要探究什么,忽然卸了力道,又恢复成原来病怏怏的模样,对红衣学官道:“把他记到我的名下吧。”

红衣学官不敢不从,将谢长明的名字写在了名簿上。

许先生朝方桌上扔了张玉牌,上面写了个“许”字。

于是,谢长明不用继续考试,当即被麓林书院提前录取。

三天后,麓林书院山门大开,迎接此届通过考试的学生。

麓林书院绵延上千里,几乎占了少海城一半的地方,四周环山,山雾弥漫,上山路途崎岖。

大约到了中午,一众新生终于到了主峰,有学官在山顶等着,学生出示玉牌,便可借由传送阵,去往各自老师所在的山峰。

谢长明记在那位许先生的名下,便去了西南方向的碧秀峰。

一位小道士在传送阵那里等着,见有人出来,便笑着道:“请随我来。”

谢长明跟着那小道士,穿过竹林,走到一片开阔的空地,学生们连张椅子都没有,那位许先生名下的学生全都席地而坐。

谢长明入乡随俗,也捡了个地方,坐在靠后的位置。

而那位许先生则眯着眼坐在前头的靠椅上,旁边还有一张椅子,也不知是为谁准备的。

新生们踌躇了片刻,见许先生没有要管束他们的意思,终于克制不住,纷纷议论起来。

到了时辰,许先生听着钟声长鸣,睁开了眼。

兴许是忙了几日考试,又忙着新生入学,那位许先生比前几日还没精神,眼皮耷拉着,声气不足地说了一番恭喜入学的场面话。

接下来,他又慢条斯理道:“还有一位同学,要介绍给你们认识。”

谢长明对这些本没什么兴趣,正在后面无聊地剥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