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甜的。(第2/3页)

沈映月目光轻扫,有不少杂记杂谈,还有名剧话本。

掌柜的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笑道:“公子,夫人,想看点儿什么?”

沈映月淡声:“随便看看。”

掌柜的打量了沈映月和莫寒一眼,觉得他们气度不凡,便笑着退了一步,道:“两位里边请!书架上有不少藏书,都是我从四处搜罗而来的,两位尽可以看看!”

沈映月微笑颔首,随着掌柜的进了大厅,莫寒紧随其后。

厅中排了好几排书架,每一排都高至房梁,塞得满满当当。

沈映月走到第一个书架前,抬起头,开始浏览书目。

这里的书与方才门廊旁边的书,很不一样。

外面放着的,都是大众爱看的,不过是图个热闹。

但这些书架之上,却又不少偏门的古籍、文人雅士的自传、见解独到的治世要闻等等……明显格调更高。

沈映月一看,便挪不动步子了。

莫寒无声笑笑,转过身。

两人背对着背,各自看起了面前的书架。

沈映月自问读书不少,穿越到这个朝代后,她几乎读遍了莫寒的藏书。

除此以外,她还自己找了不少书来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书肆里的藏书,有许多她都没有听过。

沈映月看着这些书,心头有几分雀跃,唇角也微微扬了起来。

沈映月一边向前走,一边浏览书目。

突然,有本书让她眼前一亮!

沈映月伸手取书,但却猝不及防地触到了旁边修长的手指——沈映月微微一顿,抬头看去,原来莫寒早她一刻,将这书本拿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莫寒敛了敛神,将书本递给沈映月,道:“夫人请。”

沈映月笑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莫寒笑了笑,道:“这本书,我是为夫人挑的。”

沈映月微怔。

莫寒道:“这是徐衍先生的《大旻志异》,记录了大旻各地的要事、奇事……之前,我见夫人在看将军的手札,便想着,也许夫人会喜欢这一类的书。”

沈映月笑了下,道:“徐衍先生的书,我之前也读过不少……将军的书房之中,有七八册。徐衍先生喜欢游历,他讲到的要闻,不但包含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包含了历史、民族过往等,每每看过,都发人深思。”

在前世,沈映月只要有时间,便会四处走走,到了大旻之后,虽然比不上前世忙碌,但却很少有机会能出远门了。

她在京城之时,唯一的乐趣,便是待在莫寒的书房看书。

莫寒笑道:“看看?”

沈映月伸手接过书本,兴致勃勃地翻了起来。

这一翻,恰好翻到了南疆宛城的相关记事,沈映月愣了下,道:“居然连宛城的记事都有?”

“听说西夷占领宛城,第一件事,便是烧毁了大旻的书籍、禁止使用大旻的文字……他们应该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百姓对于故土、民族的记忆……但徐衍先生此举,却恰好佐证了他们的罪行。”

莫寒道:“这便是徐先生的特别之处。”

顿了顿,他又道:“宛城被西夷霸占的那些年,戒备森严,就连大旻的探子都进不去,徐先生居然隐姓埋名,在那里待了两年。”

“两年?”沈映月有些诧异,她低头翻阅的这本《大旻志异》,上面确实记录了不少徐衍先生在宛城的日子。

沈映月抬眸看向莫寒,问道:“孟师父如何得知?”

莫寒笑了下,道:“我有幸见过徐先生一面。”

“当真!?”

沈映月语气微扬,一双凤眼,竟然瞪得有些圆。

莫寒还未见过沈映月对什么事如此上心,不免问道:“怎么了?”

沈映月笑起来:“我曾在将军的书房里,读到了不少徐先生的书,他行文大气,朴实无华,只言片语便能带人领略山川秀美,锦绣文明,实在叫人佩服。若有一日,我也能见到他,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