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第4/8页)

张千钊到底还是几个孩子的爹,一下子联想到了桃娘,笑着说道,“你难道是要给桃娘做衣裳?这可不是你擅长的事情……不过我记得之前家中夫人倒是曾经念叨过几种,我与你说说。”他不愧是宠爱孩子的典范,不仅说出了什么较为合适,甚至还和莫惊春点评了一下京中有那几家的绣娘做得较为合适,哪些比较嘴严,哪些慢工出细活……听得莫惊春是一个头两个大,也跟袁鹤鸣一起茫然起来。

“这个纱和那个布,听起来有哪里不同吗?”袁鹤鸣迟疑地说道。

张千钊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一个是夏天用的,一个是冬天用的,这哪里是一样?”袁鹤鸣在心里嘀咕着,这看起来都是一样的。

莫惊春心里却是感激不已。

他今天得空的时候,回了莫府一趟,让人将小库房内的布料清点了一下。

而后他在库房走了一遭,着实对这种事情无从下手。

他一想到这些东西是要用在正始帝的脖颈上,就总觉得哪里都不对劲。而这些布匹又是分属在不同的情况,哪些和哪些是用来做哪里的衣裳,哪些更为柔软,哪些是做窗纱合适的……

莫惊春在里面走了一遭,出来还是两手空空。

若说之前还有可以拖延的时候,可现在却是不得了。毕竟那一日,陛下在离开前说的话,着实是恼人又无奈。

莫惊春觉察到陛下若有若无的试探,也猜得出来那一日正始帝的表现不一定如面上那么可怜委屈,可一想起那脖颈上的伤口,莫惊春就哪里都不太舒坦,总有些坐不住。

他在心中叹了口气,收拾起心情,和两个友人碰了酒盏。

张千钊说道:“窦氏藏书已经收集到了十之八九,我估摸着,这些天,窦氏就会上书请求,将其中还能归还给他们的那一半,先由他们送回去。”

袁鹤鸣挑眉,“他们不觉得,现在将东西放在朝廷这里,可比带回去要安全得多吗?”他可记得,窦氏的本家距离眼下正在交火的地方,可不算远。

张千钊摇了摇头,“不,他们打算带着藏书直接南下。”

莫惊春哽住,半晌,他叹了口气,将酒吞了下去,“这样一来,也是折腾。”

张千钊捋了把头发,无奈地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叛军的粮道被朝廷的兵马砍断,不得已开始掠夺其他地方,这样一来,不管是百姓还是世家,都在不断出逃,为了避免再和战火对上,不少有能为的世家都会选择南渡。这样一来,还能保存大部分家当,毕竟眼下叛军也挪不出手来袭击他们 。”

袁鹤鸣冷静地说道:“其实是胜是负,也快知晓了。”

莫惊春挑眉看向他,思索了片刻,隐约猜到了袁鹤鸣说的是什么。毕竟莫广生是他的兄长,有些事情,他作为弟兄,还是知道一些的。

如果顺利的话,那许是能在今年年中解决。

但这也不好说,毕竟战场上的局面瞬息万变,若是骤然有了新的变化,谁也无法预料。

“昨儿陛下在朝会上公布的事情,那才叫人吃惊。”张千钊看了眼莫惊春的脸色,不欲再继续谈及这事,便转而提起别的,“谁也想不到,居然会在这节骨眼上,冒出成家的事情。

“成家也是倒霉,就剩下这两个宝贝疙瘩,结果颠沛流离了这些年,直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才不得已来投奔朝廷。”

若是早些想到来投奔朝廷,或许就不会落得这般境地。

莫惊春摇了摇头,“或许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他们不能。”

张千钊奇怪地挑眉,就听到袁鹤鸣不紧不慢地说道:“他们在外面不敢泄露踪迹,就算是去到当地的官府,谁能保证这消息在传递上去之前,究竟是会被圣上所知,还是被圣上知道前,就已经被旁人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