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风雨有青天4(第2/4页)

郁止无所谓他人的态度,他从未想过要让悄悄躲躲藏藏,是他的剑,便谁也夺不走。

至于这身官服,早晚也是要脱掉的,那这个时间就由他来定。

小县城里没有秘密,尤其是这种具有传说性的故事。

有人对郁止抱有好意,自然不会说什么对他不利的事,可有人见钱眼开,或者本身就跟郁止有仇的几家,自然不会帮他隐瞒,不仅不隐瞒,还传播到外面,让别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浮山县令手中有邪剑,邪剑诡异,随郁止驱使,叫杀谁就杀谁。

传言这东西,传着传着,也就不断变化,不断夸大,到了京城贵人们耳中,就成了浮山县令是个妖人,手里有一把能够危害天下的邪剑,可千里之外取其首级。

此消息一出,京城人心浮动。

有人只当这是玩笑,有人以为这是危言耸听,有人觉得这是阴谋诡计。

政客、官员、勋贵、世家……弄权的、好色的、好名的……各自有不同的反应。

可要说其中反应最大的,自然是惜命的。

全天下,最惜命的便非皇帝莫属。

他拥有的太多,多到不愿意失去一星半点,更不用说自己没了给别人腾位置。

在经过刺杀后,他的惜命程度又加深了好几分。

皇帝回想当年郁止救他时的模样,心中确定郁止剑术高超,武功高强。

可即便再武功高强,朝廷这么多大内侍卫,还养了许多见不得人的暗部,江湖人进不来皇宫。

可……万一呢?

那可是一把邪剑!

能无风自动,且听郁止指挥!

万一是真的,他将夜夜无法安枕。

思及此,他沉默良久,派人去叫来了那位有个乔姓侧妃的郡王。

两人不知道在殿内悄悄谈了什么,总之,当夜过后,郡王便带着郡王侧妃一起启程去了浮山县。

跟他们一起去的,还有皇帝给的指令和圣旨。

郁止并未等多久,便等到了京城又来人的消息。

“郡王、郡王侧妃到——!”

马车停在衙门口,郁止身穿官服,等在门口不知多久,便见领着一千人军队的马车上下来两个穿着锦衣华服之人。

另一辆马车上下来一名面白无须,穿着宫中制服的人,手里还端着一方红漆托盘。

“圣旨到——!浮山县令郁止接旨——!”

郁止声音沉稳,身姿笔挺。

藏青色的官服在他身上仿佛比锦衣华服更具贵气,腰间悬着的一把剑亦格外明显。

“微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浮山县令郁止偏听偏信,听信谗言,误判案情,所持邪剑来历不明,念在曾救驾有功,现命其上交邪剑,释放人犯,交还乌纱,革除官职,永不录用!”

“庶民郁止,接旨吧。”

短短片刻功夫不到,一道圣旨便将他从官员打回原形,重新变成一个普通人。

圣旨已下,不可抵抗。

托盘除了圣旨,自然也是用来收郁止腰间的那把剑。

皇帝坐拥天下,防得了奸邪小人,防得了人心诡谲,却防不住一把听得懂人话,被他人掌控,却无人可挡的邪剑。

对于危机,自然要将它谋杀在摇篮里,对于听人话的邪剑,自然也要掌控在自己手里。

它可以被毁,却不能被别人掌控。

说起来,皇帝也不算全然无情,至少并未降罪于郁止,也未威胁到他的性命,不过是从前赐予他的东西被收回罢了。

不过,其中究竟是有多少出于不愿逼急了郁止,令他没有退路,只能以邪剑殊死一搏,这就无人得知了。

如今摆在郁止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上交悄悄,二是抗旨不遵,可后者便要以一人之力面对面前上千士兵的围剿。

郁止不怕这一千人,他就是觉得有些好笑。

为什么皇帝会认为只要他交了悄悄,悄悄就会听话地被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