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星月寄锦书12(第4/5页)

“朕欲冒着大不韪的名声,向周国求和。”

*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郁止耳中。

听着探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郁止不由轻轻一笑,眸中闪过一丝嘲讽,稍纵即逝。

别人都认为是梁帝性情仁善,爱民如子,郁止却觉得不尽然,若是真的那样,这梁帝又怎么可能在一众兄弟的乱斗中,一路走到了最后。

抛开一切来看,其中获利最多的便是梁帝,名声有了,帝位稳了,虽然城池或许收不回来,可梁国不需要继续打仗,消耗国力,等休养生息后,再卷土重来,一定会一雪前耻。

因而他才想要用自己帝王的颜面向周国一个将军求和。

然而议和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郁止不答应时,梁国也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强撑。

为了补给军需,百姓赋税加重,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抓去充军,一时间梁国境内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

而这时,郁止每打下一个地方,都会安排人驻守治理,不收赋税。

一时间,竟是有不少人家愿意包袱款款去郁止占领的城池中生活,没有赋税着一项,便足够让他们心动且行动。

“将军,这几座城里没有赋税,那日后我们该如何补给军需?”副将担忧地问。

他打心底里佩服郁止,无论是用兵如神,还是对于内务的娴熟,都让他不得不佩服,可有时候就是太想当然了,难道将军还以为会有人给他送钱吗?

然而没多久,还真有人给他们送钱送粮,副将目瞪口呆地看着络绎不绝的装着粮草的马车,转头又两眼放光地看着郁止。

郁止淡定道:“看,来了。”

从京城运粮草恐怕来不及,可要是从附近搜罗,还是多少能找到一点。

而这些粮草的出现,也彻底表明了郁止的态度。

他不同意议和。

一方不同意,另一边当然也不能唱独角戏,只能硬着头皮上。

郁止每打下一座城,都会吩咐士兵不得扰民,不得屠城,不得伤害百姓,否则一律按违反军规处置。

军中向来纪律严明,而被他们打下来的城池中的梁国人,在见到这些周军没有伤害他们,没有烧杀抢掠,甚至还维护治安,安抚百姓,时间一长,大家便都不怕了。

想着最近皇帝又要征兵加赋,大家宁愿留在被周国人占领的城池中,好歹安稳。

一时间,许多没被占领的梁国城池中的人甚至开始期盼郁止快些来,看着其他人已经过上了安稳日子,他们心中也各种羡慕嫉妒。

不止百姓,还有军人,所有军人看着郁止给了那些梁国人安稳的日子,他们心里也向往。

他们已经知道,只要输了,他们就能活下来,可如果继续打,那死掉的人会不计其数。

两相对比,哪个更好还需要说吗?

至此,梁军失去了拼搏的动力和勇气。

人都是向往安稳的。

梁帝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百姓被人瓦解,变得没被气吐血。

他才做了皇帝多久,这就要亡国了?

早知如此,他还争什么皇位,一个大梁末帝谁爱要谁拿去!

“将军,我们抓到了梁帝!”

准备逃跑的梁帝被人发现,进而带到了郁止面前。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既然已经被抓,不如硬气一点。

郁止:“我何时说过要杀你?”

梁帝懵了,“什么?”

郁止没再解释,让人带他下去。

梁帝心中忐忑不安,既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撞到哪儿,又担心自己一觉醒来会不会发现自己男性象征没了,成了太监。

实际上,郁止根本没想把他们怎么样。

虽然是软禁一生,却也好歹有命在不是?

短短一年,梁国便不复存在,并为周国,一时间,其他几个国家纷纷人心惶惶,猜测郁止下一个会对谁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