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风流病世子5(第2/5页)

他原原本本将郁止在短短三日内,走完了三书六礼将人娶进门的趣闻讲了出来。

皇帝听得惊奇,完全想不到这应王世子竟然会这么猴急。

谢恩多半是在殿外跪拜谢恩即可,不必亲自进去,毕竟又不是皇室中人,还要说些自家话。

然而今日皇帝却对那能将应王世子的心勾住的人究竟是何模样,久闻其名,却不曾见过真容,今日恰巧有机会,不讲人看个清楚明白怕是不愿意放人出宫。

“应王世子、世子妃,陛下请您二位进殿。”

郁止面不改色,依旧拉着应轻烛的手,态度平静,闲庭信步地走了进去。

相比之下,反而应轻烛更为僵硬忐忑。

这些年来,他也不是没见过皇帝,不过大多都是随众人一起,在热闹的公众场合跟着其他人一起瞻仰天颜。

可他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作为新婚之妻,进宫来向皇帝谢恩?!

荒唐二字在应轻烛心中转了又转,最终偃旗息鼓,没有说出口。

“臣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二人跪地请安,应轻烛低着头。

皇帝笑着对郁止道:“朕倒是没想到,你这小子竟是这般着急,这才几日,便已经得偿所愿。”

郁止微笑道:“臣谢陛下成人之美!”

皇帝看向应轻烛,这位能引诱地郁止收心且痴情至此的人物,“应王世子妃,抬起头来。”

应轻烛手中的拳头紧了紧,掩饰住眼中心中的不安,缓缓抬头,露出那张几乎看不出原本模样的脸。

皇帝表情有些僵硬,像是从未想过被郁止倾心不已之人竟会这般不堪入目。

他内心逐渐拢起,声音沉了沉,“既成了亲,便好好过。”

说罢,他便像再也不想看这二人一眼一般,摆摆手示意,“下去。”

应轻烛眸光微转,难道自己今日这妆容真有那般令人难以忍受?

郁止看了皇帝两眼,也没说什么,领着应轻烛谢恩后告退。

二人走后,皇帝眉心褶皱不减反增,沉默良久,终是道:“平安,仔细算算,敏娘走了也有十几年吧?”

被唤平安的大太监额头冒汗,强笑着斟酌道:“回陛下,至今已有一十八年。”

他从小侍奉皇帝至今,已有数十年,对皇帝的事几乎了如指掌,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皇帝口中的“敏娘”乃十几年前早逝的先皇后。

皇帝沉吟片刻,“如此说来,四公主也已经有十八岁?可有定下亲事?”

平安大太监心中稍稍安定,“回陛下,尚未。”

见皇帝不高兴,想了想又说了句:“许是贵妃娘娘宫务繁忙,一时竟也忘了与陛下商议。”

皇帝皱着眉,“不必在朕面前替她说话,贵妃什么性子朕比你清楚,当初她便与敏娘争皇后之位,却输了,直到如今朕也未将她封为继后,她不记恨敏娘,不记恨四公主才奇怪。”

既然您心中清楚,那您为何又什么也不做呢?平安大太监心里滚着这句话,咬咬唇,到底没说出口。

“每每只有年节大宴才会见到那孩子,朕竟记不清她是何模样,但大致记得,与敏娘不像。”

皇帝笑了笑,宛如开玩笑讲笑话一般,对平安大太监道:“朕今日竟见到一个比她的亲生女儿还像她的人。”

“果然,这世上无奇不有。”

像先皇后的某人正被阻止牵着手,转身朝宫外走去。

“世子爷,我们不用去见贵妃娘娘吗?”应轻烛问道。

郁止看了他一眼,故作意外道:“夫人这是下了功夫,竟连宫中事物都知晓。”

应轻烛咬牙,暗道心中大意,复而腼腆笑道:“世子爷也知道杨柳居是何等地方,来来往往多少贵客,便是妾身刚开始不知,后面耳濡目染也知道一二。”

郁止好笑看着他,“那你说说,你我婚事承了贵妃多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