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4页)

他张了张嘴,被天子打断,闻衍语气里带着警告:“小顾大人若是想劝,朕反倒劝小顾大人不必费心思了,朕把小顾大人提上来,便是知道你与其他的老臣不同。”

顾元舜并非如表面那般守规矩。

顾元舜面上闪过各种情绪,最终他深深一拜,吸了吸气:“臣只想知道,几位内阁大臣们可否知道?”

天子并未开口,顾元舜却从沉默中明白了。

他勾了勾嘴角,轻轻一笑,是他傻了,几位内阁大臣以彭、范二位大臣为首,这两位大臣乃是天子帝师,是陛下真正的心腹,多少政令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哪有他们不知道的?

余下几位内阁大学士,更是擅长明哲保身,以天子政令为主,皇长子的伴读,出自兵部尚书靖大人家,内阁贺阁老家。

顾元舜知道皇长子的几位伴读时,虽不曾说过,却在心中是极为不赞成的,认为陛下对皇长子太过宠爱,这几位伴读,从文臣武将,到宗室子弟尽数涵盖,等于绑在了皇长子的利益之上,若是皇长子生出野心,以他身后的势力,以后的嫡子哪里会是对手,数十年后这朝堂之上是否又要重蹈先帝时期的覆辙。

如今顾元舜再把这些势力联系起来,他的思想更开阔了些,陛下为皇长子安排这几位伴读,不止是彰显宠爱,更是用他们身后的势力来保皇长子。

若有一日百官反对,但只要掌着最高权利的人在皇长子身后,余下的官员迟早会屈服,就如同如今的贵妃一般,同样在百官的反对之中册封,时日一长,自然就站稳了脚跟,百官也同样认可了她的贵妃之位。

“臣知晓了。”

顾元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闻衍在他走后,难得没了批折子的心思,问了句:“贵妃母子两个在做何?”

这杨培知道,他笑眯眯的回道:“听说今日掌仪处下边办事的送了大殿下入学要用的书箱等用具,想必娘娘正在挑呢。”

闻衍脑子里想着儿子小小的提着书箱的模样,顿时来了兴致,起身步下台阶:“走,去看看。”

宫中多年未有皇子读书,下边负责皇子们书箱等身外之物的掌仪下属机构特意送了一溜的做工考究的书箱等一并送来,在钟粹宫排成一排,供贵妃母子选择。

负责的管事指着一个小巧的漆器书箱,书箱精致,正面描着五彩的花束,有两道提手,“娘娘,这一个书箱是早前按陛下当年进学时用的书箱仿的,用的上等木料,自带香气,里边放上书本最是合适,书香和木香合二为一,最是衬读书人了。”

除开这些精巧细小的,还有一些大的书箱,管事让宫人一一打开给钟萃看过,里边的书箱又做了好几层,有放书本的,还有放点心的小屉。

宫中的书箱做工自是精美,每一个拿出来都是能叫人欣赏的,钟萃点了几个大的书箱,又点了两个小书箱留下:“这几个倒是可以放在殿下房中,他若是要找书,便能从书箱里找。”

钟萃唯一忧虑的就是太重了。

到底是木料的箱子,宫中的巧匠们又不敢偷工减料的,这些书箱的确精美,但分量也足够重,等正式读书后,里边还要放书本,哪里是这般小的孩子能提起来的。

管事有些不以为然:“等殿下开蒙,这书箱自然有伴读们提,再不济还有年长伺候的宫人们提呢,自然是能提得动的。”

哪里有皇子亲自提书箱的。

钟萃哪里不知道这一点,但皇长子这几位伴读人人都是金尊玉贵的小公子,最年长的便是成亲王府的四公子,还未过十岁,上回见面时钟萃就知道这位四公子心里正憋着一股气呢,对入宫给才三岁开蒙的小孩当伴读觉得很是丢人,要是还让他在后边提书箱,钟萃都生怕他给气出了好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