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页)

赵励的意思,是告诉江陵侯,他确实没有帮着开口,赵励从天子特意点了侯府庶子钟云辉出列后便摸到几分天子的意思,当即便亲自去侯府把人给收下。

天子做事自有深意,今日天子特意点了他来问话,赵励便知道这件事他做对了,而说上那番话,若说是身为姻亲偏帮钟家,不如说是他顺着天子的心意开口罢了。

叫江陵侯约束好府上的姑娘,不给如今身在宫中的德妃添了麻烦,叫下边无数双眼睛盯着错处,这才是赵励真心实意的劝诫。伴君如伴虎,帝王翻脸无情,两家姻亲之家,钟家若是出事,赵家也同样会被连累,天子母族高家尚且行事不敢越界,何况是区区后妃一族,哪里就敢猖狂的?

闻衍出了大朝会,回了前殿,脸上哪里还有半点先前的震怒,宫人送了香茶来,闻衍目光落在矮桌上的食盒上:“缀霞宫来过了。”

杨培对今日的情形一一看在眼里,见天子如今面色如常,杨培心下反倒有些忐忑起来,有些不知陛下问这话的意思,天子问这话,到底是高兴还是心里正不虞着呢?莫不是下一刻陛下就要发怒的?

食盒是杨喜亲自接的,杨喜不知大朝会的事,笑盈盈的弓着身子:“回陛下,缀霞宫的芸香姐姐两刻前送来的,盒子里装着的,这会还温着呢。”

闻衍在食盒上看上一眼,杨喜就闻弦知雅意,把食盒给打开,把里边的两盘点心给端了出来。点心还带着温热的香甜之气,冲淡了前殿的雅致,杨喜把点心放到天子面前,闻衍伸手拿了一块玉白如意糕尝了两口就放下了。

除天子任太子时,行军途中多有不便,天子与将士多是同食外,天子膳食极为讲究,早食后只会饮茶、汤,甚少动糕点,能叫天子破例已是难得,若是当真要尝,叫了膳房依着天子的口味做几盘也就是了,哪里用得上非要钟妃娘娘亲自做的。

杨培心中十分不解,不知陛下此举是何意,钟妃娘娘非是膳房的御厨,口味自是比不得专为天子做膳食的御厨们的。

闻衍摆摆手,杨喜便提了食盒退下了,两盘子点心便留了下来,杨培伺候上前,见天子已开始批阅折子,正想着把点心移开,闻衍目光虽在折子上,口中却说道:“不用,就放在这里。”

杨培低垂着头,往后退了两步:“是。”

稍倾,闻衍从折子中抬起头,交代一声:“今日的事,给她透露一二,不必说全了,只要叫她知道有此事就行。”

他却不是那等做了好事不留名的。

杨培一听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要把此事传到钟妃娘娘耳里,重点自是要描绘陛下的功绩,好叫钟妃娘娘知道陛下不易,心中感激的。杨培当即福了身:“是,老奴这就去办。”

这等事对杨培来说再是简单不过,说话传信,该怎么说,如何说,掐头去尾,模糊一二,甚至是巧言一番,不过都是些再寻常不过的手段而已。

杨培出了前殿,殿中便静了下来,只偶尔传来些微翻阅声,闻衍批了不少折子,目光落在手边的点心上,又拿了一块栗粉糕尝了两口,想着那钟氏听到朝臣参奏的反应,许是会手足无措,面色惊慌。

在意一人,自是会不时想着,惦念着,如此才叫在意,每日让她花费时间做糕点、缝制衣裳,想着他的喜好,时日一长,又哪有不在意的?

想到此,闻衍不由得冷哼一声。他身为堂堂天子竟在意一嫔妃,他身为天子尚且如此,又岂有叫她自在逍遥的?朕既在意,定是要她也同样如此的。

杨培遣了宫婢去了缀霞宫,只随意交代了两句今日陛下的口味,又似不经意间的提及到了今日朝上的事。

宫婢压着声儿:“娘娘许是不知,今日大朝会上可凶险了,那位参奏的大人可是都察院的,都察院可是专司参奏,哪回都是叫他们参奏过的大臣要么被查,要么被贬,少有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