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3页)

全京城都知道江陵侯府跟送入宫中的钟嫔关系不睦,江陵侯府也从未对人解释过,老夫人自然也是听闻过的,也没问到儿媳妇钟明兰这个侯府姑娘头上,穆氏所幸就坐实了此事,亲口把这个“不睦”给认了。

老夫人听不出穆氏的话外音,钟明兰却是听出来了。穆氏是坐实了不睦的传闻,但她的重点却不是不睦,而是把这个不睦说成了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小打小闹,老夫人自己便有儿女几个,对穆氏的说辞倒是信的,便是她膝下的女儿出嫁后还与她这个老太太不时生几分嫌隙呢,但总归是一家人,说开了又好了。

母女之间有矛盾了,外人能帮上一把便帮一把,给劝一劝的,她把事情推到母女情分上边,便弱了宫中娘娘为君的身份。嫁入宫中,自此便做不得母女,是君臣了。穆氏是算准了老夫人的弱点,想让她认同呢。

果然,老夫人先前那一番关乎宫中娘娘要谨言慎行的话在穆氏的解释下便抛诸脑后了,反倒朝钟明兰问道:“真是侯夫人说的这般?母女之间哪有深仇大恨的,你是侯府的女儿,又是当长辈的,在中间帮着说和一番也是好的。”

钟明兰侯府嫡女出身,下嫁赵家后,对老夫人也向来尊敬孝顺,并未拿着侯府嫡女的架子,高高在上的看不上人,她柔顺的朝老夫人点点头。面对赵氏,钟明兰眼眸一眯,却越发和气起来:“大嫂说得也有理,娘娘倒也没说甚,不过是问了我家中的情形,听闻云辉拜了夫君为师十分高兴,说来早年我随夫君在外地,鲜少回侯府看看,倒也不知娘娘与云辉的关系何时这般亲近了。”

穆氏沉了脸,别说钟明兰不知道,连他们也不知道这二人是何时有情面来了,还是当日陛下亲临了顺王府,江陵侯府才知钟云辉两个在暗地里有过往来的事,还不等他们追问出来,赵大人便亲自到了侯府,提出了要亲自教导钟云辉的事。

穆氏一向打压庶子女们,尤其是府上庶子,庶女还能把人嫁了眼不见心不净,但庶子日日杵在跟前,若是叫庶子得了势,头一个威胁的便是嫡子的地位,是以穆氏是万不能叫庶子出了头,越过了她生下的嫡子的。

赵大人刚升任时,穆氏曾撺掇过侯爷钟正江,想让赵大人收下嫡子云坤,得他亲自教导,但被一口给回绝了。

彼时赵大人已是正四品官,是朝中官员,可不是侯爷钟正江这等挂名的五品闲职,穆氏心中不高兴却也莫可奈何,甚至还想过赵大人不收也没关系,她同钟明兰关系不睦,势同水火,若是把嫡子送去赵家,若是钟明兰从中使坏,亏的反倒是她,便再也不提。

穆氏哪里想得到,赵大人不收下嫡子云坤,却主动登门说要收下庶子钟云辉,他分明是看不上她儿,这在穆氏心里一直是一根刺,穆氏不愿庶子出头,自然不同意,但家中事侯爷说了算,穆氏知道时,侯爷钟正江已经拍板定下了,甚至还命人收拾了钟云辉的衣裳给送到赵家去。

钟赵两家相隔,穆氏手再长也伸不进去赵家,只能眼见那庶子一日日出息,又花了大力气把钟云坤也送到一位进士先生名下才算出了这口心中的恶气,如今叫钟明兰提起来,如同重新在穆氏伤口上撒盐一般,更何况连日来侯府不太平,儿子的事勉强摆好,次女钟蓉那边又叫她放心不下,叫穆氏生生操碎了心,连入宫一张脸上都带着疲惫。

穆氏不高兴了,钟明兰心里就痛快。钟云辉就住在赵家,他身体偏瘦弱,刚到赵家时还给老夫人请安过,老夫人还特意叫钟明兰给钟云辉炖了不少的补品送过去,还跟钟明兰唏嘘过这大户人家的庶子的日子不好过。

现下叫钟明兰一提醒,老夫人顿时想起了钟云辉的庶子身份来,钟云辉是庶子,入宫的这位娘娘也是庶女身份,同为庶子女,二人在府上的日子想必都是不好过的,关系更亲近一点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