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3页)

钟萃目送他们走远,从一角里出了后宫,这才转回身。钟萃开口时,钟明兰就立时跪下行了礼,连头都不敢抬,钟萃亲自扶了人起身:“姑姑起来吧,陛下已经走了。”

钟明兰借着力道站起来,脸上还带着些后怕一般:“陛下走了吗?”

钟萃轻轻点头:“是,陛下已经走了。”

钟明兰大着胆子看了一眼,发现前边确实没人了,这才轻轻松了口气好,赵大人对当今天子敬畏恭敬,曾数次在钟明兰面前提及陛下如何威严,如何手段铁血,叫钟明兰在心中一心认为天子高高在上,不留情面,生怕冒犯了的,她松了气,这才突然想起来方才天子的反应,迟疑了几分:“陛下方才,是不高兴了吗?”

钟萃想了想,天子方才一言不发,面上也丝毫叫人瞧不出情绪来,钟萃当时心中只顾着三哥钟云辉的事,一时倒也没反应过来,现在想想倒是有些相似,但钟萃还是认真朝她解释:“不是,陛下没生气。”

说完,她又点点头,添了一句:“陛下就是这样的性子。”

陛下是天子,天子的一言一行高深莫测,外人自是瞧不出好坏来的,上回钟萃也当陛下不高兴了,厌弃了缀霞宫,但最后却又证实非是如此,只是她想多了,再想想再早的时候,陛下看似生气一般,但过上几日又驾临了缀霞宫,这往前的例子足以证明陛下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哪里会是这等不讲道理的。

钟明兰只听赵大人在家中时说过几句,钟萃作为宫妃,侍奉天子身侧,她更是信任钟萃的话,“原来是这样。”

姑侄两个坐下,把方才撞上天子的事抛诸了脑后,钟明兰抿了抿嘴儿,到底忍不住开了口:“有一桩事,是他们做得不对,娘娘别生气。”

两人都心知肚明说的是江陵侯府嫁女之事,宗室只派了下人登侯府们送了礼,连个正经主子都没登门的,穆氏身为侯夫人,又是儿媳妇,再没脸也只得忍着走这一趟,老太太年纪大,又最是看重颜面,生怕会得了入宫的老太太们另眼相看,所幸就托病不肯入宫。

江陵侯府本是打着等今日重午日入宫才顺便告知钟萃这事,却始料未及她早些日子便从顺王府世子妃口中先知道了,如今也是十分后悔。

尤其侯爷钟正江,他不如老太太那边好面儿,还等着再找了机会同宫中的钟嫔修复关系,得照拂几分,也如别的皇亲国戚那般,照样在外威风赫赫的。若是早知钟萃会先知道,他便不会同意老太太的意思,只等今日才入宫说一说了。

钟萃细长的指尖在花瓣上轻轻拂过,并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姑姑不用来做这个人情,本宫倒是并未生气。”

钟明兰有些不信:“娘娘不生气?”若是换做是她,娘家里若是有事瞒着她,钟明兰觉得自己都会气得找上门的,尤其是喜丧如此大事,若是连告知都不告知,岂有把她放在眼里的,何况这还是宫中的娘娘。

钟萃笑笑:“姑姑也知晓我跟三姐姐的关系不睦,她待本宫一向有意见,恨不得要把本宫给踩下去的,若是本宫当真赏赐下去,你叫她接赏的时候还能笑得出?大喜的日子,本宫也不给她添堵了。”

话虽如此,但钟明兰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同出一脉的姐妹,在闺阁时便有些不睦,等嫁人后关系也会逐渐缓和下来,少有能记恨上一辈子的。嫁为人妇,在婆家势单力薄,便会与兄弟姐妹们紧密起来。

但钟明兰了解钟蓉的性子,也能想象得到若她接赏的反应,嘴角动了动,到底没再说,只嘴里溢出一声叹来。

钟萃抬抬眼,只见钟明兰一声轻叹,瞬间移到别处,她不欲用那听声之术,钟萃不知这听声之术到底有无后果,平日便鲜少用。钟明兰的心思,便是不用听,钟萃也能猜到她未尽之语是关于江陵侯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