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5页)

“陛下吩咐,请嫔主子下回默的书再精进一些。”

钟萃一见杨培突然正经的脸色,下意识跟着正起了脸,听了这番话,钟萃抿了抿嘴儿,比杨培还认真:“本宫知道了,下回定会更精进的。”

天子授业,在钟萃心中,天子与她的先生一般无二,陛下既为“先生”,认为她这个“学生”的学问功底还不够,当“学生”的自是要勤勉改进,争取下回能得“先生”夸奖一二的。钟萃对读书学知识最是重视。

杨培心里对陛下跟这钟嫔非要如此在学问上下功夫着实不解,嫔主子又不去考状元的,但主子们有这个心思,哪有奴才质疑的,杨培老老实实的听着,传达完天子的意思,便告辞离去。

杨培回前殿里复命,钟萃把托盘交到芸香手上,便带着彩蝶去内务处了。徐嬷嬷这两日带着她在交代内务处采买的事,与钟萃介绍着宫中宫外的作坊等。

宫中作坊有多处,但设立在宫外的作坊和庄子每月也有采买要送入宫中,光是皇庄便有两处,宫中每日的吃喝便是从皇庄里运进来的,由皇庄人送到宫中来,两处皇庄各有管事管着,宫中每日递单子出去,皇庄翌日清早便运进来,到月末皇庄的管事会送账目到内务处来。

余下作坊分布在宫中宫外,开支采买都是由宫中发下去,再由内务处去作坊里运进来,这其实并不难,各宫每月都会上报,内务处只做好登记便是。

难的是要与这些作坊的管事们打交道,这些管事在作坊多年,在宫中也有关系人脉,有背景后台,做事也圆滑,徐嬷嬷一开始不让钟萃先管着采买,便是这其中有涉及到利益之处,怕钟萃周旋不过这些老油条的。

便说先帝还在时,那苏贵妃仗着有先帝恩宠,生生从太后手中分了些权柄,苏贵妃年轻气盛,不知这中间的门路,反倒叫下边的管事联合给摆了一道。

管事们管着作坊,里边的情形他们是最清楚的,若是要在其中动手脚,或是推诿几分,她们在宫中本就鞭长莫及,苏贵妃当年一口一个要斩杀,却叫人在御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还让前朝大臣借此参了苏贵妃一本,大臣们本就对天子如此宠信苏贵妃有异,这回更是深知这苏贵妃当不得事,心中对她的印象更差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主子的刚上任,当奴才的却也在下边观望主子,若是当主子的没这份能力,下边的奴才自然生出异心,想要压主子一头,把当主子的给架空了去。”

钟萃在开支上做得有条有理的,徐嬷嬷现在也放心了,动了心思要把采买这事也交付出去,她也不着急,等着先带钟萃熟悉了,再把事情交过去,她在后边坐镇,届时也不怕下边的管事们生甚么异心来。

权利更迭向来是谁接手谁再花费大力气去整治,最后才彻底变成自己人,徐嬷嬷接手当初那贤妃留下的摊子也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才整治妥当的,无论是宫中还是宫外都是如此,钟萃接手,徐嬷嬷在背后坐镇,便是直直的昭告这些管事们,钟萃是自己人,莫要动歪心思。

“这几天先不急,你先见见那些管事们。”徐嬷嬷教得仔细,钟萃便认真听,乖巧的点点头。

杨培回了前殿,先去天子跟前儿复了命,“宝石嫔主子十分喜欢,嫔主子还特地让奴才给陛下道谢呢,说默写的下一本送来时定会精进许多。”

闻衍“嗯”了声,对钟萃好学的态度十分满意,天子本就学问好,自是喜欢好学之人,若那钟氏是那等不学无术,甚至是只想如同后宫那些嫔妃一般只学几个字,会读上几本诗书就自以为学问充实了的,他也不会再三教导她了。

闻衍抬眼,瞧见杨培说着话,面上还带着点异样,瞥了瞥:“怎么?你可有什么要说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