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4页)

闻衍早在定下心后便早就想清楚了,高太后所言更是早就想过,“朕既身为天子,后宫之事自该朕说了算,如何能叫旁人插手到朕的后宫之中?再则,如今后宫之中,便是嫡女又如何,若是她们能撑得住,朕又何必到现在未曾立下中宫。”

天子话一转,抬眼看向高太后:“何况,母后便舍得朕迎中宫入宫,往后以嫡庶有别之态度对待明蔼?”

高太后一顿,面上闪过犹豫。

皇长子明蔼,也是高太后盼了十几年才盼到的长孙。

高家的同辈,高太后的兄弟姐妹们早便膝下儿孙满堂,连高家舅母们带进宫来的慧心两个都能定下人家了,高太后才迎来长孙。

若是后宫中早有嫔妃诞下子嗣,或是天子尚且年轻,高太后却不会如此迫切,可她已年迈,甚至连前朝都到了要天子过继宗室的请命来,可见当今无子,对前朝甚至整个大越都非是好事,这也是两位太傅急着要为天子定下中宫的缘由。只有中宫定下,诞下嫡子,天子后宫中有了子嗣,才能安了前朝之心。

如此多年期盼,又有前朝百官逼迫之下,连高太后对皇长子也无比上心,还未出生就挑了嬷嬷送过去,隔三岔五叫徐嬷嬷去探望,到如今见天叫了小宫人去缀霞宫回来细细与她讲了皇长子的事,对皇长子的疼爱自是做不得假,极为上心。

想着往后若是要如同对待庶子们一般待长孙疏远客气几分,高太后便迟疑下来,心里开始为难起来。

明蔼本就为皇长子,占了这一个长,与普通庶子不同,最为叫嫡子防备,若是他们当长者的再偏袒几分,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心怀野心的皇子,可若他们不偏不袒,庶子一应自是比不得嫡子,他们疼爱之心做不得假,又哪里舍得?

嫡子中宫如今未定,嫡皇子尚且不知何时,若是又数年为至,莫非他们还得为此对皇长子客气数年?若是照如今这般,等数年嫡子降生,便更是左右为难,到时会更让兄弟离心,生出不平来。

高太后被问得怔住,闻衍身子微倾:“母后的为难朕也曾有过,朕待他的心血也不必母后弱,直到朕亲手抱住他的那一刻,朕便已下了决定。”

天子做出这等决定来,也并非是一时兴起,前朝和太傅们的紧紧相逼,伦理纲常,规矩礼仪,自古如此,闻衍也知失态,过后便也不再提及,压在了心中,直到皇长子出生那一刻。

“可是…”高太后本是要问罪天子,如今却有些左右为难起来,天子与先帝确实不同,天子如此决定,倒也不会重复先帝之路,宠幸嫔妃甚过嫡妻,他们也不必左右为难,但高太后却实在无法接受的便是钟嫔的出身:“可是,她到底是庶女。”

若钟嫔是嫡女出身,便是她家世在世家中不显,甚至比不得如今后宫中的嫔妃们,看在她为皇长子生母份上,高太后便也应下了。

钟嫔确实不是那等心计深沉之辈,待高太后也一向敬重,且便是如今身为嫔位,位居高位,也寸步在缀霞宫照料皇长子,不曾仗着身份在后宫走动,结交她人,高太后当着宫人的面也夸过她数回,说她能分得清轻重,能定得下心。但若是她要登上那中宫后位,只一条出身便足够否决。

这已不止是出身差,而是出身不符合。天子嫡妻,非庶、次女,继室女,便是礼部为天子操办,定下的人选也是各世家倾尽家中资源培养出来的嫡长女们。

高太后不满的看了眼当今,天子一向有主张,从没有失礼之处,哪知头回如此失礼便是做出这等骇人之事,这叫她为何为天子扭转。

出身一事早就定下,她还能下旨叫那江陵侯贬妻抬妾不成?便是她当真糊涂下了旨,钟嫔也非正经嫡女,照旧是不入礼部和大臣们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