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5页)

妻子贤惠温柔,把家中打理得妥当,鲜少在外说长道短,妾室性情活泼,小嘴伶俐。妾室仗着一张讨巧的嘴夺了举人老爷的宠爱,挑衅正室,妻子贤惠,不愿与妾室计较,性子骄矜,带着嫡妻的端庄,也向来不与举人老爷说家中之事,以至举人老爷在妾室的耳旁风下,对妻儿老小的态度也越发不满,认为妻子善妒,也连她教出的儿女也不尊长者。

举人老爷对妻子的态度越发冷淡,相反小妾越发得宠,在家中的气焰更是压过了当嫡妻的,只当今重嫡,举人老爷是读书人,往后是要走官路的,不敢做得太过,但和妻子的情分渐行渐远,相敬如宾。

直到有人看不下去对那妻子提点了几句,接着,那举人老爷回到家中,当妻子的也不再凡事闷在心中,会把家中的事与举人老爷商议,逐渐的举人老爷也开始参与家中之事,妻子服了软,一心等着举人老爷依靠,自是就把小妾给压了下去,再也不见当初的气焰了。

女子拗不过男子,非要矜着持着的,只会消磨掉男子的情分,最后得益的却便宜了旁人,连累自己和儿女的日子都大不如前,这又是何必呢?

王嬷嬷同她讲的时候,只是随口一讲,说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却叫钟萃听得心里一震。她与陛下虽不是甚妻与家中老爷的,但天子一怒浮尸百万的道理她是知道的,更不提前边还有数位娘娘们叫钟萃领会到帝王无情。

天子大怒,拂袖而去,换做原本的她,自是早便惶恐不安起来,想着该如何叫人消气,便如曾经在侯府那般,大夫人穆氏若是迁怒,她便规规矩矩的任由她说骂,等她气消了自然便揭过去了。

天子又岂是旁人能比得了的,便当真是她读了书,学到了知识,脑子里的念头逐渐与从前不同。甚至她得天子亲自教导,遗了他的行事作风,思虑考量,陛下便是天性敢质疑先贤之人,但他身为天子,万人之上,自是有这份狂妄,她便是学了一两分这份狂悖,又如何当真能与天子一般行事。

钟萃蓦然惊醒。天子能质疑,能狂悖,她却是不能的。更何况她还有皇子,钟萃抚上肚子,那举人妻子能为了儿女着想,她自然一样可以,钟萃不求有多少恩宠,只要陛下不生了厌足以,这样他们母子在宫中的日子才容易过得下去。

秋嬷嬷自然同意:“听贵人的,老奴这便叫人去前殿秉陛下,贵人积积力,离当真生产还有些时辰的。”

钟萃轻轻颔首。上辈子皇子没折腾她多久便出生了的。

缀霞宫一阵通忙起来,永寿宫最先接了报信儿。高家有太后恩典,留下陪着太后用过晚食,正笑语盈盈的陪着太后说着话。

高老夫人想着先前陛下在永寿宫的情形来,问了句:“如今宫中上了位份的娘娘少了不少,天子何不从世家中挑几位,再聘一位中宫来,我瞧着徐嬷嬷都清减了几分,陛下前朝事忙,还得亲自顾忌后宫。”

对着生母,高太后倒不曾隐瞒:“陛下的事,他心中定有成算,哀家却是左右不了,这中宫之位,前朝彭范两位太傅还在看呢,若是有合适的定会上报的。”

老夫人点点头,转头说起了高家的小辈:“慧心慧屏眼看大了,已经可以相看人家了,她们自小乖顺懂事,琴棋书画皆有涉猎,还跟着她们母亲学了管家,如今倒是不知该挑选哪家儿郎好了。”

慧字辈是高家现在的小辈,也是高家两位大爷的嫡女,唤高太后姑奶奶。高太后也是见她们长大的,当即便说:“母亲忧心了,她们模样端庄大方,又这般能干,自是城中各家求之不得想娶回家的,慧心两个在贵女中也算是头几名的,自是该挑那等知上进的儿郎才能配得上的。”

高太后膝下只有闻衍一个嫡子,又多年不曾掌着宫务,如今也不知宫外到底哪家的儿郎更好,也不好在中间牵这个头,只道:“有母亲你亲自把关,定会为她们选上一门当户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