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页)

“周常在到底有周家撑着,便是陛下气她几时,也不会一直叫常在禁足的,指不定过些日子,比方在重午时便解了禁的。”大宫女安慰她,“何况娘娘在那缀霞宫说的天衣无缝,陛下虽口中训斥,指不定心里也是认同娘娘话的。”

禧妃脸上颇有些自得,“这是自然,本宫在宫中快十载,对陛下却是有几分了解的。咱们这位陛下,前朝后宫人人敬仰,却是不贪颜色之人,一门心思的放在前边的政务之上,鲜少过问后宫事务的,但凡被陛下认定之事,便再无回转的可能了。”

她这样小意赔礼,不过是在缀霞宫外赏了花,还特意备了礼去,认定了陛下心中定会以为这缀霞宫那位太小心眼了些,陛下不是女子,更不懂女子有孕之事,哪里知道她们心中会不会烦闷,会不会不耐的。

她便是利用了这些陛下不知道,这才使了这一出的。如今也期望确实是如同她们认为这般,缀霞宫恃宠而骄之事会叫陛下心中生出嫌隙,分薄那缀霞宫几分恩宠,如此倒也不算她挨了陛下一顿训。

禧妃告退,闻衍挑了座坐下,他今日来得晚,下晌在前殿听了学士们讲过了经筵,这才得空到后宫来,想着先前禧妃的事,又抬眼看了钟萃一眼,见她脸上没有其他情绪,抿了嘴,到底叫了人坐下,提点了两分。

“朕虽想看到后宫太平,嫔妃和睦,但你可还记得增广上说过的,防人之心不可无,除了那等贴身之物外,别的也需要格外注意。”

此话由天子讲出来,钟萃下意识朝他看去。陛下之前因她借了一张大字给周常在而罚她抄了百遍,便是告诉她要多长个心眼,尤其是贴身之物,容易叫人钻了空子,但这种话到底说得隐晦,如今却是直白的把嫔妃抬了出来。

身为帝王,任何一任帝王便是明知后宫不太平却也不会承认的,这事关帝王后宫,事关帝王颜面。如今陛下却明明白白的摊在了她面前。

闻衍垂下眼眸,面上瞧不出情绪来:“看着朕做何?朕说的你可记下了?”跟后宫中这些进宫多年的嫔妃相比,这钟氏自是手段稚嫩,旁的嫔妃宫中自是有从家中带来的心腹,倒是这缀霞宫,只有区区几个能跑腿的,从主子到宫人,哪有其他宫中半分聪明的。

他若是不提点两分,这缀霞宫哪里是别人的对手。何况,闻衍目光落到钟萃肚子上,他自是为了腹中的皇长子。

钟萃点点头:“记下了。”

闻衍“嗯”了声,沉声说道:“取了书来。”

秋夏两位嬷嬷给钟萃提点,讲了不少怀孕之事,偶尔也会讲到早年高太后怀上陛下之时,据两位嬷嬷的意思,陛下虽天生聪颖,但高太后当年怀陛下时,每日除了处理宫务,便是捡了书读书,腹中子嗣渐长,还在肚子里时便听多了知识,耳濡目染下,果不其然,陛下出生后也比其他皇子们更聪颖。

也正是因为这份聪颖,陛下自幼便展露出不俗来,先帝在迷上那苏贵妃前,对陛下这个嫡长子是没有丁点不满之处的。否则也不会早早便立陛下为皇太子。

钟萃对这种事不信,肚子里的孩子便是听到外界这种声音,也是分辨不出来的,连她读书学知识这般久才学会一点皮毛,身为长者,学知识便不易了,何况是还在肚子里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钟萃前回同闻衍提了两句,他初时并未放在心上,钟萃便也再没提及,现在听他说,顿了顿,老老实实叫人取了书来。

是钟萃平日里读的论语,她每日读上一页半页的,精进得少,钟萃还当他会说上几句,没料他拿起书,翻到钟萃今日看过的地方,连顿都不顿,开口便讲了起来。遇到需要引用典故之处,也无需犹豫思索,低沉顺畅就讲了出来。

闻衍的见解来自强大的名师们做底,又有多年处事之谈,在讲解注释时便与照本宣科的书中注释不同,尤其在见到钟云辉单独列出来的注释后,也只笑了声:“到底是纸上谈兵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