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5页)

今日是良妃管理后宫权力的第一天。

闻衍脸上丝毫没有表情,他看了良妃一眼,叮嘱她:“既知不会,便要努力去学,徐嬷嬷年纪大了,你帮着分担一点简单的倒不妨事,一切以徐嬷嬷的吩咐为准。”

徐嬷嬷要管着内务处,还要管着永寿宫,精力有限,闻衍便想着找个人把她手中不重要的事接过去,比方说帮着徐嬷嬷写一写,免了徐嬷嬷过多劳烦,这才是闻衍深思后叫良妃去的缘由,余下几妃在写字上却是不如良妃的。良妃读书不好,但自己规范整洁,去帮着徐嬷嬷当个账房使使还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闻衍倒是存了考察一二的心。中宫之位迫在眉睫,在今岁需得定下,后宫中如今能担起大任的却是没有,需得多加磨练。而良妃十载如一日为太后抄经书,为他做香囊腰带,谨慎小心,低眉顺眼,从未逾越,其心性可见温和,比之从前的废妃董氏却更叫人信服,定能友善嫔妃。

良妃含笑点点头:“臣妾领命。”

原本闻衍是说过叫她不用来谢恩的,良妃还是来了,到现在谢恩后便也该告辞了,但良妃脚下却未动,反倒是把目光放到了一边低着头的钟萃身上,十分的亲和,宛若正主一般:“美人妹妹在做什么呢?”她向前倾了倾,等看清里边小桌上摆的是什么,眼中深色一转而过,捂了捂嘴:“原来妹妹在读书啊。”

“妹妹读到哪儿来了?”她瞥了眼一边的闻衍,说了句:“其实本宫也会读几本书的。”

钟萃听到问,老老实实的回道:“正读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什么?良妃并没有听说过,她勉强笑了笑:“妹妹真厉害,连这都会读。”

钟萃哪里会,只是有人教,她往闻衍的方向瞥了眼,良妃看在眼里,想起她进来时见到的模样,这缀霞宫钟氏与陛下各坐一头,中间的矮桌上摆着书和笔墨,哪里还有不懂的,这钟氏分明是由陛下在教导!

她凭什么?!良妃心里满是嫉妒,但面上笑得越是和气,想她这样知其意之人,原本陛下说了无须来谢恩,照良妃的谨慎就该听话,但她接了消息说钟萃进了承明殿,又许久不曾出去,这才寻了个由头赶来的。她是故意找过来的。

良妃向来关注这前殿,原本她没把这小小一个美人放在眼中的,但熟料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美人每次去前殿总能待上好几个时辰,次次如此,这就叫良妃警惕起来,论后宫姐妹伴驾,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能在承明殿待上这么久的,岂能不叫人震惊。

何况陛下身为天子,时间宝贵,肯拨时间来教一个小小的美人识字读书,这又该是何等的恩宠,良妃心里已把钟萃列为了头号对手,甚至超过了废妃董氏和如今的淑妃。

闻衍见她笑得勉强,到底是亲自册封的良妃,又十年来处处为她,不忍见她没面,为她补了理由:“她也只会读几本书罢了,论写字却是不如你的。”

陛下竟到了现在还在维护!

不行,这钟氏必须要掌控起来,良妃忍不住在心里思索起来,想着自己身边的宫婢有谁能堪当大任的,很快她便想到了一个人,香枝。

良妃不应声,闻衍身为天子,肯为宫妃全一句面子已是天子恩典,本不欲在开口,到底想着自己的那些考量,往里多添了一份耐心,朝良妃招招手:“来,你写几个大字给她看看,也叫她认认清的。”

良妃这才回神,连忙拒绝:“臣妾便不写了,这字迹哪里有多好,也就陛下抬爱而已,算不得什么。”

良妃从前抄的佛经都是在宫中抄好了送过来的,伴驾时也说上几句自己写字时的一些趣事,什么劲重了,手轻了的,闻衍听着倒是比那些酸诗有意思,却没当着他写过,闻衍向来不愿勉强人,良妃不乐意写便也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