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3页)

顾全两个提了食盒回来摆上着,一打开食盖,顾全高高兴兴的朝钟萃说:“小主,膳房里今日给的菜色好丰盛呢,两个荤菜呢。”

才人每日的饭食也是有定例的,有肉,米,白面、糖等,越往上的嫔妃的菜色越是丰富,但钟萃身为宫妃,她的饭食差不到哪里去。

之前膳房给他们缀霞宫的饭食都是干冷馒头,浓油赤酱的大肥片,发黄的蔬菜,宫妃们没几个吃得下这个,膳房那边说了,他们要紧着前边的娘娘们先做,等轮到他们了,膳房里的时蔬就不足了,三两句就把责任给推了,这便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刚开始还能叫他们将就将就,等剩下的菜多就做好些,后来连将就都懒得将就了。

今日却不同了,端出来的两道荤菜色泽浓郁,香气十足,一道肉,还有一条鱼,备下了新鲜的蔬菜,还给准备了一道点心。

钟萃自打进宫来,除了刚开始那几日有过这样的待遇外,之后都是冷待,她瞧见这些菜,还有些不可思议呢:“这是怎么了?”

顾全两个摇头。

钟萃伤了右手,手心和手肘都包着,便由芸香喂她吃了些,钟萃胃口也不大,剩下的便叫他们给分了。

等他们撤下桌面,外边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房中燃起了烛火。

缀霞宫离林子近,夜里窗外便传来了虫鸣声,钟萃靠在床头,手上捧着增广贤文,芸香搬了个凳子坐在下边,拿着针线绣着花,耳边听着钟萃叹了口气,芸香伸着身子朝书上看了看:“姑娘,可是这书不好看?”

钟萃咬了咬嘴角:“挺好看的。”

芸香看不懂:“那姑娘怎的叹气,以前小云说,她们姑娘会躲被窝里看书,好看还会偷偷笑呢,只有不好看才会跟姑娘一样叹气。”

小云是六姑娘钟静的丫头。钟静行六,是二房的庶女,二房庶女少,钟静还能跟着学到几个字的。她看的那是话本子。

钟萃无法跟芸香探讨。她读书学知识好几个月了,三哥叫她读增广,读幼学,钟萃挑了增广,但这本书跟钟萃之前学的三百千的启蒙书全然不同。

那些启蒙书都是教人孝悌,教人友善,构筑了许多美好向上的事,但这本却不同,增广讲的不是友善向上,而是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但又告诉人们要“防人之心不可无”,“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讲了虚伪、一己之私,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讲到了陷阱和危机。

在这些谚语中,钟萃看到了另一面黑暗的一面,但同时钟萃又不得不认同。若钟萃没有读心之术,她也不曾想到有那么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根本叫人难以通过表面去分辨。

但钟萃又对书中的另一种强调难以认同,书中强调命运和报应,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境遇。可是上辈子她从来忍让,从来不曾有过坏心,但最后她却没有得到这个好的境遇。钟萃不禁怀疑,书中讲的到底对不对?

若是还在江陵侯府,钟萃还可以写纸条请教三哥钟云辉,但现在…

钟萃把目光重新放回到书上,又看了两页,外边钟鼓敲响,很快前边就落了锁,玉贵过来秉了一声便退下了。

陛下今日仍旧没有驾临后宫。

各宫渐渐熄了烛,钟萃到平时就寝时,也由芸香伺候着上了床,芸香替她捏了捏薄被,放下窗幔纱帐:“姑娘睡吧,奴婢就在外边。”

钟萃慢慢闭上眼。

立后之事沸沸扬扬闹了好些日子,随着科举临近,前朝正为科举之事焦头烂额,敦促成帝立后事宜便延了下来。

钟萃手上的擦伤养了几日就好了,又涂了膏药,连疤都没留下,手一好,钟萃便每天练习大字。她已经落下好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