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页)

钟明兰这样说,老太太更生气了。穆氏脸上也不好,嘴上连忙告罪。她哪里知道,钟明兰竟然抢了她的话,穆氏本准备用“嫁进府多少年”开始说,软和老太太脾气的。

姑娘们不敢吭声,端坐在下方。钟萃跟着低眉垂眼,缩着身子,生怕卷进了几个长辈之间。

另一道声音响起:【这个贱人,外嫁这些年竟然嘴皮子练出来了,还抢了我的话,她以前可没有这个脑子。先点了我嫁到侯府多年,断了我的话,再说自己外嫁多年,生分,分明是说我对她生分慢待她,又说我在门口不动,她走得快,瞧着像是在给我说话,却处处都引出我看轻她,慢待她,玩得一手好计谋,就跟从前惯会说话装委屈的秦氏一样。】

说的是秦姨娘,钟萃表情平静,当没听见。她更震惊于穆氏说的话。

钟萃自小跟着王、张两位嬷嬷长大,除了张嬷嬷偶尔会教她一些装傻充愣外,没有人教过钟萃怎么从一个人的声音、态度,表情中去分辨好坏,甚至如何与人周旋算计,这本该是生母教导的处世之道,钟萃却从来没学过。

钟萃是可以听出来四姑姑跟大夫人穆氏之间有些不对,都是凭的直觉,但她们的过招,说话中每一句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她却是不懂的,现在有了大夫人把每一句掰开讲出来,钟萃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四姑姑不是在给大夫人求情说话呢,难怪老太太更生气了。

当着这么多姑娘的面,老太太也不能揪住不放,只是对穆氏没了好脸色。又叫姑娘们上前给钟明兰认认。到钟萃,钟明兰亲自走了下来,把手腕上带着的金镯子玉镯子往她手上戴:“我这个侄儿长这么漂亮,就应该戴这些漂亮的首饰。”

“我这次也给五姑娘准备了不少的衣料首饰,都是琼州的大阁楼里亲自打的,连银票我都准备好了,母亲,府上给五姑娘准备好了么。”

钟明兰对钟萃格外大方,除了钟萃,其她的姐妹们也有首饰头花,大把大把的往外洒。

钟萃嫁妆的事情老太太偶尔会过问,都是交给了穆氏在管,穆氏见钟明兰看过来,勉强挤出笑容:“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衣料首饰,药材,银票都有备下的,姑奶奶放心吧。”

穆氏大恨,都嫁人了还想管着娘家的事。

钟明兰扶了扶头上的绒花:“左右五姑娘还有几日才进宫,我也正好没事做,这几日顺便帮帮大嫂吧。”

——【逞威风都逞到娘家来了,她一插手,我这个嫡母要是有丁点当得不好,钟明兰都能拿捏住我的把柄大势宣扬,她主意到是打得好呢!】

钟萃原本是猜测,四姑奶奶钟明兰说这句话是想同穆氏修复关系,维持姑嫂的和睦,听到大夫人穆氏的话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在。钟萃很是受教。

坐了小半个时辰,老太太露出了疲态,她们便告退了。钟明兰还要安置带来的行礼和下人,也很快走了。穆氏不着痕迹的在钟萃身上瞥了眼,见她低眉垂眼与往日一般恭敬,这才带着人离开。

夜里,还有给姑奶奶准备的接风宴,府中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都出席了,侯爷钟正江几个还专门为钟明兰备了礼。钟明兰此次带了好几辆马车的行礼,当晚还跟几位哥哥商议了一番,第二日,钟正江便叫人拿了自己的名帖,把四姑奶奶钟明兰带来的一双幼子送到书院里进学去了。

府上传了好几日,都说四姑奶奶这是要长留京城的打算了。王嬷嬷替她送了水,还说起姑奶奶这几日早出晚归的,有下人还瞧见姑奶奶去了牙行,像是要买宅子了,“不知是不是四姑爷要回京述职了,四姑爷官位做得大,要是进京述职,身上的官职便要越过侯爷去了。”

姑奶奶嫁的人家姓赵,赵大人现在都是五品官,一回京官职往上升一阶便要压过侯爷钟正江。钟明兰是个说道做到的人,当真查阅了钟萃的嫁妆,侯府这样的人家,庶女出嫁,除了嫁妆,银两只有八千俩,穆氏原本准备的是一万两,被钟明兰硬生生逼着加到了三万两,嫡女的嫁妆银子也才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