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页)

钟萃想了想,重重点点头。

钟萃最开始学认字只是想不当文盲,再被人嘲笑,想见识金屋美玉,想学知识懂道理,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钟萃确实从中找到了乐趣,是发自内心的想继续学下去。

侯府的藏书楼只对男子开放,连嫡女都不能进,只是钟萃现在的身份除了是侯府的女眷,她还是后宫嫔妃,老太太再三考虑,终于点了点头:“只能进半个时辰。”

就这半个时辰,已经足够叫钟萃高兴了。她朝老太太行了个大礼:“孙女谢过祖母。”

老太太朝身边的婆子摆了摆手:“去把我昨儿准备的拿出来。”

老太太身边的都是老嬷嬷了,一听就进了里间,没一会捧了一匣子首饰出来,里边装的都是各色珠宝首饰,几个精巧的绒花,装了满满一匣子。这匣子昨夜就准备好了,但到现在老太太才叫人拿了出来。

钟萃捧着匣子,跟芸香出了慈安堂,眼中很是复杂。老太太手里的首饰都是上等,早前钟萃只见过她赏给几位嫡女们,庶女得到的赏下来的布匹首饰都是由嫡女们挑过了,剩下的才叫她们给分了。

抱着匣子,沿途都有丫头仆妇们朝她行礼。回秋水院时,院子里正朝外搬东西,打头的金钗婆子想讨个赏,专门给五姑娘收拾衣裳,等她得了王、张两位嬷嬷同意开了柜子,却叫她巴巴的说不出话。

她来的时候还说怕下人手糙坏了好衣,结果打开柜子一看,只有堪堪几件好衣,多是前几年样式的旧衣。别说五姑娘是侯府姑娘,就是府上得宠的丫头柜子里的新衣都比五姑娘多。最华贵的还是从四姑娘钟琳那边拿来改的一件进宫穿过的衣裳。

钟萃的书桌和放书的匣子是王嬷嬷负责的,相比衣裳首饰,钟萃听到说书匣搬了过去,心里就放下来了。一早开始搬的院子,到晌午前终于搬完。

兰亭院离秋水院不远,但院子却天差地别,这处院子早年是钟萃远嫁的四姑姑钟明兰的院子,里边的摆件陈设都是按照嫡女的身份布置的。便拿房间的软榻来说,比秋水院的榻都软,铺的布料细腻光滑。

除了王、张两位嬷嬷,身边伺候的芸香,侯府还特意给钟萃配备了四个丫头,三个婆子在院里供她差遣。钟萃第一回 被仆妇们前呼后拥的,极为不习惯,仍旧只让了芸香贴身伺候,张、王两位嬷嬷管着院子大小事。

没了外人,钟萃颇有些依赖的同张嬷嬷说起了话来:“嬷嬷这回家去可住得好?福生大哥和环环姐姐可还好?”

福生和环环都是张嬷嬷的子女,钟萃幼时同他们一起长大,比跟姐妹们相处的时间还长,直到稍大一些,福生是男子不能继续在后院待,钟萃跟环环相处了许久。钟萃许久没听他们的消息了,满心的想听张嬷嬷说一说,心神都放在张嬷嬷身上,就见张嬷嬷一脸慈爱的点头:“好,好,他们都好着呢,也一心惦记着姑娘呢,环环还说想进来看看姑娘的,老是同我说起幼时你们在一起玩呢。”

钟萃心里很高兴,顿时,另一道声音在耳边响起,张嬷嬷的语调跟她说话的语气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连着叹了几声气:“谁知道姑娘还有这运道,进宫当娘娘呢?要不是孩子爹昨儿急急的给我传信,我怕是还不知道呢,幸亏连夜赶了回来,福生跟环环跟姑娘那可是有幼时情谊的,我得好好在姑娘面前说说,叫她不能忘了,往后姑娘当上娘娘了,福生跟环环也能跟着沾光。”

钟萃抬眼,张嬷嬷脸上仍旧慈爱:“他们都好好的,我在家里也帮衬够了,不时惦记着姑娘,就怕姑娘这里有什么没被照顾到。”

钟萃宛若一盆冷水浇在了心上。她眨了眨眼,微微垂下眼,勉强挤出笑来,声音很轻:“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