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页)

穆氏又问了钟灵钟嫣,就叫她们离开了,从头到尾都没看钟雪一眼。今日本该她们给大夫人请安,由大夫人带着小辈去给老太太请安的,但昨天发生了那种事,老太太取消了请安。

出了正院,钟灵两个给她们说了声就走了,钟雪瞥了安静怯懦的庶姐钟萃一眼,讥笑道:“刚刚不是挺能说么,现在怎的不讲话了,钟萃,你别忘了你是谁生的,马屁精!”

钟萃抬眼,反问她:“我是谁生的?”

“怎么,你连姨娘都不想认了吗?亏姨娘时常惦记你,对你那么好…”

钟萃打断她:“惦记把我的荷花印的绸缎给你,还是把我的珠花绒花拿去戴在你头上?”

钟雪浑身珠翠不少,珠钗绒花翡翠,钟萃很眼熟,因为其中不少是她的。她首饰匣里连首饰都没两件,出门都是重复穿戴,交好的那些府上千金们都笑她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钟萃每次听到心里也不好受,但她记着秦姨娘和钟雪是她的亲人,她都忍下来了,钟雪凭什么这样说她?

真那么高贵,不肯弯腰,何必巴巴的怂恿秦姨娘朝她伸手要东西。

钟萃以前看不懂,现在有些道理她却明白了的,比如秦姨娘每次冲在前面,但其实背地里都是钟雪在给她出主意。

钟雪就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人。

她跟那些人一样,都看不上她,还偏偏要算计她的一针一线。

“你…”钟雪瞪圆眼。

她没有想到,三棍子打不出屁的庶姐钟萃还敢顶嘴。

钟萃凭着一股气把心里话说了出来,那些从上辈子就藏在心里的委屈难受仿佛被抚平了,她看了钟雪一眼,带着芸香走了。

钟雪恨恨瞪着她的背影,跟身边的丫头说:“小荷,你说五姑娘是不是真的姨娘说的一样,变了。”

姨娘说钟萃的眼直勾勾的,叫人发憷。

小荷是钟雪的丫头,知道七姑娘喜欢听什么,顺着回了句:“可能是吧。”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钟萃回了秋水院,王嬷嬷已经熬好了红糖姜水等着了,这是民间的土方法,喝姜汤去寒,红糖在农家鲜少买得起,适合补气血,富贵人家中常备着,王嬷嬷熬上一碗红糖姜水,钟萃在请安时候常年的寒侵就抵消了。

这个土房子确实是有效的,钟萃每日请安,难免沾上寒气,女子体弱,一旦沾上寒气,久了形成宫寒,不利于子嗣,钟萃每日喝红糖姜水,虽然身体看着娇小瘦弱,但身体是真的没事。

钟萃刚换了衣裳躺了会,王嬷嬷就把红糖姜水端了来,姜水味道不好,但钟萃喝惯了,都不用王嬷嬷劝就喝了。

王嬷嬷给她捏了捏被角:“姑娘在捂捂,等身子暖了再起来。”

钟萃乖巧的点点头,又实在惦记另一件事:“嬷嬷,你见到三哥了吗?”

王嬷嬷有些犹豫:“见是见到了,三少爷听老奴说了,答是答应了,只是三少爷每月要这个数。”

王嬷嬷比了个数字。

钟萃不认得字,需要有人教她。

江陵侯府藏书众多,府上男子可以进藏书楼去借阅抄录,钟萃收到的那本二两银子的启蒙书就是三少爷自己抄录的,附上的注释都比外边书铺的广。

钟萃心里一跳:“五两?”

她一个月才二两银子。

庶子女间的相互帮助呢?

王嬷嬷:“姑娘,咱不学了啊,姑娘你认得几个字,足够了,老奴大字不识呢。”王嬷嬷还挺骄傲。

钟萃书都买了,何况读书除了见金屋美玉懂道理,还能改换门庭,男子读书后可以入朝为官,钟萃也想通过读书改变处境。

她都重活一世了,钟萃不想跟上辈子一样活得那样窝囊,抬不起头,到死都不明不白的,没活出个样子来。

只有嫡女能正大光明的读书,庶女只用认几个字就够了,她也去不了藏书楼,要是三少爷不教她,她就只能一辈子当个文盲,这就又走上上辈子的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