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3页)

“我原先将他身边的人都吓走,就是想一个人守着他,好让他依靠我,爱上我,可他就是个捂不热的石头。”

萧瑜的神情变得很淡漠,“老娘这些年也累了。”

戚寸心闻言,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便是她也从未料到,郑凭澜会对她的姑母戚明贞有着如此难忘的一腔情意,即便所爱之人已身化白骨,他竟也甘愿奉上余生。

“如果你姑母没有那份入涤神乡的魄力,只怕他也不会对这份少年情意如此难忘,但偏偏你姑母不是个一般的女子,他……也甘愿爱她心中的大义。”

萧瑜在郑凭澜身边这些年,如何会不了解他?值此乱世,他一个读万卷书的书生尚要囿于家业而无力报国,他心中自有一腔抱负难以施展,而他所爱之人却敢深入北魏报家仇洗国恨,他对戚明贞,当是又爱,又敬。

“我一个南疆人,可没你们眼里的家国,与他又岂是一路人。”

萧瑜不是今日才有此觉悟,却是如今才有勇气割舍这份数年的单相思。

她向来是不愿过多沉湎在这般沉重情绪里的,于是索性便揭过懒得再说,只是转而问戚寸心道,“你明明已是南黎的太子妃,如今却出现在这里,这应该不是巧合吧?”

“若非是被人追杀,我未必敢下撷云崖。”

戚寸心不自觉地摸着颈间的那枚玉佩,“但我留下来,确实有我的目的。”

“如果紫垣玉符在你的身上,那么你的目的便是要借兵。”

萧瑜自然也听说了她成为天山明月周靖丰的学生的传闻,她如今不但是南黎的太子妃,还是九重楼的少主。

“你如今的变化还真是大,”萧瑜重新将她审视一番,“比之从前那个实诚单纯的样子,好像还真添了几分贵气,要不怎么说,皇家最是养人呢?”

“只是跟着先生多读了些书,知道了些道理。”戚寸心说。

“知道那些大道理有什么用?”

萧瑜面上的神色减淡许多,“倒不如你还是懵懂天真些的好,你也就没这胆子借兵了。”

“戚寸心,你不会真以为你如今拿着紫垣玉符来,就能借走十万南疆军吧?可别怪我没提醒你,我南疆大司命与三姓护法敬佩的,是周靖丰而不是你,大司命甘为周靖丰驱策,却并不代表他会借兵给你这个周靖丰的学生。”

“我知道。”

戚寸心轻应一声,“先生当年已经发誓不再为谢氏皇族做任何事,即便他将紫垣玉符给了我,你们南疆也未必真能遵从这个约定。”

“大司命老了,如今三姓护法争来斗去的,本就不齐心了,即便大司命有心成全你,只怕三姓氏族也无人服你。”

“那么萧姨呢?您会帮我吗?”戚寸心却问。

萧瑜闻言一顿,片刻才又哼笑了一声,“你们南黎的事,与我们有什么干系?”

“如果是山里的其他南疆人,也许他们会这么想,但萧姨您在外头,在南黎待过,也在北魏待过,您应该清楚,南疆如今尚能偏安一隅,但若北魏铁蹄挥师南下,境况也许就会不一样了。”

戚寸心本能地循着萧瑜的方向,望向她模糊的五官。

萧瑜眼底添了几分异样,她定定地望着面前的这个姑娘,发觉她竟已有种超乎寻常的冷静,“你长大了。”

两人之间一时陷入沉默,萧瑜作为南疆人当然不可能只凭她三言两语便被说动。

“你夫君怎么忍心让你一个人面对这些?”

也不知过了多久,萧瑜的声音再度传来。

“他不忍心的。”

挂在颈间的玉佩已经被戚寸心掌心的温度焐热,她的声音很轻。

“可是我也不忍心他一个人回到那个地方,我必须抓住眼前这个唯一的机会,哪怕再难。”

萧瑜回过头来,再次看向这个姑娘,她一时也难以明说心中究竟是怎样奇异的情绪,半晌才开口,“你嫁给他,原本就是选了一条死路,你若还是以前那样的普通人,也许还轻松些,何必要做天家的儿媳,又何必卷入九重楼与江湖之间的纷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