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8页)

然后还在心里看起了热闹:不知道后宫这些嫔妃,有没有替儿子盯上这位林姑娘的,要是有,那往皇上跟前一求,可就要倒大霉了!

皇上肯定会疑心他们要拉拢御前太医,窥探圣躬安康。

却不想后宫里还真有一个人,盯上了黛玉。

就是曾经跟黛玉说过话的大皇子生母刘嫔。

这事儿还是画眉公公告诉林姜的。

自打皇上命卫刃负责宣召护送林姜后,画眉公公见林姜的次数就少了许多。

只能趁着皇上命他外出办差的时候,顺路绕来太医院,畅谈下八卦。

而林姜通过这次过年,也终于发现了太医院工作有一点不好处,那就是没有长假。

六部能从除夕歇到正月十五,每天就排一两个人在部里值班预备着国有大事,其余的人都可以安心放假,横竖连皇上都不上朝。

可太医院不行,林姜依旧是隔两日入宫一次,连新年都没歇着,照样进来给两尊陛下请脉。

这日是正月十二,林姜自大正宫回来后,就依旧留在自己办公室,奋笔疾书抄写太医院的库存。

却听见门口一声轻咳:“小林太医。”

她一抬头就高兴起来:“真是稀客,最近少见公公了!”

画眉公公坐下来感叹:“咱家也是服侍陛下分身乏术啊。”因也没有多少时间,所以直奔主题:“只是咱家前儿听了一事,与林家大大的有关,还是得来告诉小林太医知道才行。”

林姜极少见他这样郑重,连忙道:“公公请说。”

画眉公公并没有提起齐阳长公主与绍王,都有意选林姑娘为儿媳这件事——毕竟长公主府已然不能够,而绍王府自家还在努力克服天命,正趁着过年不断寻人为世子卜卦中。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两家都是京城中顶顶好的姻缘,属于得了是喜事,不得就是遗憾,还不如不知道心里不会懊恼,所以画眉公公就没多嘴。

可另有一桩婚事,那万一得了,可绝对是倒霉催的事儿。

画眉公公不得不来提醒一声,不然就太不够意思了。

他先问着林姜:“小林太医自打入宫来,可曾见过大皇子妃?有没有亲自为大皇子妃请过脉?”

林姜摇头:“并不曾。公公是知道的,皇子们是这宫里我最需要避讳的人,除非陛下恩典,否则绝不为其诊脉。至今我连皇子们各自住在什么宫苑还都分不清——公公怎么有此一问呢?”

画眉公公两条眉毛一耷拉:“那你看过大皇子妃的脉案吗?”

林姜拼命回想:她当时的确翻阅过诸位皇子的脉案,不过主要集中在年轻未婚的皇子们身上,前三位已婚皇子,她就大约看了一下。

印象里大皇子是个挺健康的二十多岁青年,生孩子的能力也不差,很是继承了他亲爹的本事,成婚七八年,现在就有两子三女了。

至于大皇子妃,似乎也有一本脉案,林姜只是看了一眼,这位皇子妃还健在,占着正妻的位份就搁下了。

只是画眉公公这样问,必然是有缘故的,林姜就着残破的回忆回答道:“大皇子妃……似乎生了两个女儿,脉案也有些厚,想来是身体不太强健?不过也不一定。”

毕竟后宫的妃嫔们,脉案都不薄。甚至位份越高,脉案就越厚。她们除了定期的平安脉外,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要请太医。

所以太医们除了正常工作外,有很多都是多余繁琐的文书工作:毕竟被请一次,回来就要认真总结手写三份脉案(还要写成人挑不出错的脉案),用来存档。

画眉公公就点头道:“小林太医也知道,大皇子二皇子都是陛下还是王爷的时候,就给儿子定了媳妇了。所以这两位皇子妃,虽是嫂子,但论出身却比三皇子妃差不少。”

“可巧皇上登基那年,大皇子妃的父亲还以为水涨船高,自个儿成了天子的亲家,就收受了好一笔银钱,还到处与人说,女婿成了皇子,想要什么官只要给银子就能有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