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德妃便是幕后凶手。

二是德妃对四阿哥毫无母子亲情。

前者暂且不说,后者若是没有为何要传流言蜚语?若是有又回到第一个问题。

康熙越想越不对劲。

他眸色微沉,下令斥责被抓到探子的宫妃以外,更是使人再次盯住德妃。

后宫里乱做一团。

康熙如同睡醒的雄狮,骤然大张的獠牙让宫妃们心惊胆战,狂风骤雨席卷各宫,被逮住尾巴的惠妃、宜妃、荣妃和赫舍里妃被罚禁闭思过不说,东西六宫的宫人更是被严格审查,直接带走下狱的便有数十人。

比如宜妃便是又惊又怕。

惊的是自己动手藏的钉子竟是被拔得一干二净,怕的是……自己定好的产婆里居然有一人是别人的钉子。她吓得冷汗直冒,肚子隐隐抽痛,心里的惶恐无限:“倒是本宫糊涂,本宫糊涂……”

郭贵人使人喊御医的同时也搂着她安慰:“妹妹也是自保,定然……定然能够得到皇上谅解的。”

惊喜的有慌乱的更多。

整个后宫掀起的惊涛骇浪岂止是一句话可以描述的。

康熙狠狠出了口恶气。

他视线一转,心思也重新回到等候批阅的奏折上。批阅大半个时辰的折子以后,他伸了个懒腰,抬眸看了看西洋钟:“太子人呢?怎么这个点还没来干清宫?”

虽然太子已搬到毓庆宫去住,但是每日晚膳还是和康熙一起用的多,用膳的同时顺带考核,以用来促进父子感情——起码康熙是这么觉得的。

这个点没来还真有点稀奇。

康熙略略思考片刻:“难不成还在给胤禛讲课?”

明明太子也只有十岁,却非得拉着胤禛给他讲课,康熙想想都觉得好笑。吩咐宫人赶紧去看看,康熙提起狼毫再次开始工作。

等他批阅完最后一本折子,小太监也回来了。他脸色还挺古怪:“回禀皇上,太子殿下带着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和七阿哥回了毓庆宫,奴才听毓庆宫管事刘太监说太子殿下正在读书呢!”

康熙含笑点头:“太子读书认真,就像朕以前一样。”

梁九功伺候皇上多年。

此刻他也忍不住回想起皇上当年读书时的奋发努力,废寝忘食。梁九功唏嘘一声,他满脸感动微微弯下腰背:“太子殿下兄友弟恭,乃是国之盛事,民之喜事。”

夸奖太子总是没错的。

康熙面露欣慰之色,免不了又要在原地吹嘘太子半响。

比起对于胤祚的宠爱,对于未来要继承大业的太子,康熙宠爱的同时更加严格。所幸的是太子也一直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康熙说起太子时面色也逐渐温和:“太子从小便让朕放心,一心向学勤勉努力,诸位谙达皆说其天赋绝佳,而如今又学会带弟弟……“

康熙的声音越来越轻。

同时他的表情也越来越古怪,康熙回想刚才小太监说的话语,总觉得里面是不是混杂了什么不对劲的人物。

康熙抬眸看向那名小太监。

他面色严肃,又重新问了一遍:“你再说一遍,太子是带着谁读书来着?”

小太监又重复一遍:“回禀皇上,太子殿下带着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和七阿哥回毓庆宫读书了。”

这还真不是朕听错了?

康熙双眼微微大睁,眉眼间露出一抹惊愕之色:“胤禔也去了毓庆宫?”

太子和胤禔素来不和。

这事康熙自然知道,不过对比顺风顺水一路上有个对手岂不是更好?更何况考虑到前朝平衡,对此康熙对于两者的竞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男孩子嘛,打打闹闹正常。

可是今日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平时斗鸡眼一般的两小子居然凑在一起读书?

尤其是胤禔!

他怎么会跑去毓庆宫,还是去读书?这小子没逃课已算得上忍耐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