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徐渊哭笑不得:“太厚了,我走不动路了。”

“那正好别出去了。”

“哥~”徐渊拉着他的手撒娇。

刘灵芝虎着脸给他脱了两件棉衣:“早去早回。”

“嗯,知道了!”

*

徐渊来的时候陈英正在书房议事,六七个在里面吵得不可开交。

“崇州匪患你找兵部去啊,找我们户部干嘛?”

“兵部没钱,让你们先拨银子再说。”

“户部也没钱呐……”

“别吵了,老师您头痛又犯了?”

陈英捏着眉心摆摆手:“你们都先回去吧,明日早朝我跟皇上递折子,银子能不能批下来就看皇上的意思了。”

“多谢陈大人!”一群人闹哄哄的出了书房,边走还边理论。

沈仲卿把人送出去见徐渊坐在外间:“温柏你来了,快进来!”

徐渊脱了大敞进了书房,陈英见他面色苍白道:“我说你这几日不过来,病了一场吧?”

“弟子惭愧,当天回去就发了热,昨日才好利索。”

陈英笑道:“无妨,都有这么个经历,当年仲卿比你病的还厉害呢。”

沈霁点点头:“我那会家不在京都,一个人在客栈病的迷迷糊糊,幸好老师派人去看了我一眼,帮我叫的郎中。”

“待会走的时候让你师娘给你拿两颗山参,回去跟鸽子一起炖上最是滋补。”

“多谢师父。”

陈英摆摆手让两人坐下。“考的怎么样?”

徐渊从怀里拿出自己提前默写好的卷子递给陈英。

陈英接过来仔细的翻看了一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没问题,能不能中就看评卷的考官了。”

徐渊道:“老师你头痛怎么样了?”

陈英叹气:“嗐,别提了,一过完年到处都伸手朝户部要银子,他们当户部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今年边防的军费还没拨呢,等这笔钱一拨出去,户部的银子也就见了底了。”

这几年国库空虚,陈英跟皇上提了好几次想要加税,皇上一直不给批,说再看看。减轻农税休养生息固然是好事,百姓的日子是好过了可国家难受,再这么下去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快甩手不干了。

徐渊:“国库空虚不是长久之计,万一边关有战事,恐怕运转不过来。”

沈仲卿道:“谁说不是呢!”

陈英苦笑:“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能撑一日算一日吧。”皇上想做仁君不愿加税,他们说破了嘴皮子也是没用。

“不说这些了,会试还有几天出成绩,你殿试准备的怎么样了?”

“正在准备着。”

陈英又开始给徐渊讲解殿试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皇上喜欢什么字体,答卷时要注意什么忌讳。别看这些事小,影响特别大。

前几年科举殿试,有一名会元就因为答卷时提到昭显之事惹得皇上不喜,直接被贬成了同进士。(昭显王是皇上的叔叔,当年有谋反之疑被圣上诛了三族。)

当然像这种脑袋有包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只要发挥稳定,名次应该变动不大。徐渊能考进二甲就有机会入翰林院。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徐渊身体还没恢复好,陈英不便久留他,让小厮把山参装好驾车送他回家。

“这些日子你且在家好好修养准备殿试,我们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是!”

*

二月二十五会试放榜,贡院外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

徐渊带着一家人早早就来了,见挤不进去干脆一起去附近的茶楼里喝杯茶,等人散了再过去看。

茶楼里也聚满了人,不少都是刚刚看完榜的举子。

“听说今年会试只入取了二百六十人,比上一届少了三十多人。”

“哎,找了半天没找到我的名字,估计是没戏,明天收拾收拾准备回老家了。”

“今年的会元是谁?怎么没听过,我还以为苏州的才子夺得这名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