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4页)

冀州府一共有二十八个郡县,其中大县十六个,小县十二个。每年大县取十七人,小县五到十人不等,统共近四百人。

这四百人都是从各县选出的优秀学子,其中不乏名师教出的佼佼者。更别说后面的乡试和会试更是优中择优,现在提那些还太早,只盼着大郎能顺顺利利的通过这次府试和院试。

“三爷爷,我记住了!”徐渊庄重的点点头,他现在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童生,连秀才都不是,哪有什么骄傲的资本。

“不过县案首也算不错,过段时间县里应该会有嘉奖。”当年张秀才也是案首,县令老爷奖励他几本书,外加几十两银子,别看东西不多,这可都是荣耀,可以传家的东西。

吃过饭老爷子开始给徐渊讲府试和院试的事,刘老汉和刘翠花虽然听不懂,但也跟着听得来劲儿。

“往年府试一般都在四月中旬开考,四月初县里就会组织你们前去参加。这次你们去的人少,估计到时候会包几辆马车前去,身边只允许带一个人陪同。”

刘翠花手一挥:“幺儿跟着去,你爹啥也不是,去了也不顶用!”

刘老汉嘬着烟袋不敢还嘴,毕竟自己丢那十八两银子的事刚翻了篇,再说又要挨骂了。

张秀才恨自己年纪大了,又瘸了一条腿,不然以他的经验陪着徐渊去府试才是最好的。幺儿虽然是个男娃,出门在外总要做女装打扮,难免有些不方便。

“到了冀州府县里会给你们统一安排住宿,花费都是由县里出的,不过陪同的人要自己另寻住处。”毕竟今年一个县才去七个人,花不了多少银子还能赚个人情。

“府试只考两场,内容跟县试大同小异,不会有太难的东西。府试只取前六十名,这六十人还会参加接下来的院试。院试前二十名为廪膳生,天秉年那会每个月可以领三斗粮二两银子,可以去府学读书,现在不知道是什么行情。中间的二十名为增广生,没有补助,允许去县学读书,最末的为附学生,想要进县学需要自己掏银子。”

徐渊听的仔细,自己要是考好了,每个月不但不用花家里的钱,还能赚银子,别看只有二两银子,省着点用笔墨的钱足够了!

讲完府试的事,张秀才又忍不住叮嘱他其他事宜:“等到了州府难免会接触一些同乡或者朋友,你千万不要太漏锋芒,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折之!”

“还记得当年我们那一届府试,有个考生素有才子之称。原本以他的能力考个府案首也不在话下,谁成想考试前几日,他跟几个朋友去喝酒,喝多了闹酒疯,直接从二楼跳了下来,摔折了一条腿,府试也没参加,后来便没了消息。”朝廷规定有残疾的人不能参加科举,想来这人断了科考路。

“哎哟,可惜了!”刘翠花感叹道。

“越到了临近考试那几日,千万不可大意,别人请你吃饭或者给你吃食尽量就不要吃了,免得考试时腹泻,影响成绩。”

刘老汉这才听明白:“还有这种人啊?不把心思用在读书上,竟耍些下三滥的手段。”

徐渊:“三爷爷,我明白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张秀才捋着胡子点点头:“对喽,不必在意那些虚名和恭维,等你真正站在顶端时,这些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

刘灵芝听完面色凝重,自己一定要把大郎保护好!

一家人聊到亥时,刘小丫早就困的趴在炕头睡着了。张秀才也累了,被刘灵芝和徐渊扶着去休息。

屋内只剩下刘家老两口,刘翠花铺好被褥,把小丫叫起来脱了衣服钻进被窝继续睡。

刘老汉还不太困,坐在炕边叹了口气。

“咋了?大郎考上你不高兴啊?”

刘老汉摇头:“没有,我心里高兴着呢,就是有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