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5页)

附近的人都知道林满慧会种菜,只要是她种出来的菜都模样可爱、清甜可口。就连吴婶现在也变了张脸,见到林满慧就笑容满面:“满慧比你几个哥哥都能干,会种菜、会喂鸡,长得还好看。”

林满慧的眉眼渐渐长开,眉毛细长而弯,眼睛大而明亮,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或许是木系异能的滋养,瘦小的她长高了不少,腰细腿长,尽显少女秀丽之姿。

现在远离林嘉明一家,专心种菜、养花,一家子只有林景严不拿工资,其他几个都每个月定期领钱、领票,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愁吃穿,日子过得很滋润。

春兰初绽,满座皆惊。

叶片比一般的春兰粗壮,属于少见的中宽叶,叶片边缘带金色,汇聚到尖端如金色水滴一般,叶艺精美。

两枝对开,花开复色梅瓣,外瓣中宽端尖,呈现标准的“品”字形,上披鲜红覆轮,从里到内,由红转黄,渐变完美。捧瓣顶端乳化起兜,前端有一个小红点,鲜艳欲滴。

花姿端庄、花容俏丽,还带着股淡淡悠远的香气。

厉浩看到这盆春兰,赞叹不已:“千里江山一点红,妙啊!”

林满慧问厉浩:“老师,这春兰开得还不错吧?送去滇省参赛能获奖不?”

厉浩瞪了她一眼:“当然能!这么漂亮的花型与叶艺,谁能比它强。来,你来取个名字。”

林满慧嘿嘿一笑:“还是老师来取吧,我也不是太懂。”

厉浩美滋滋地绕着花盆绕了一圈,越看越美,挖空心思想着名字,既不能和以前的兰花重名,又得体现出花的特色,真不容易。

还是陈淑仪一语惊醒了他:“别想那么多,就按照我们农场的规则,就叫慧字春兰1号吧。以后满慧再培育出新品,就按数字排序。”

厉浩虽然觉得有些不够风雅,但转念一想,“一点红”、“慧梅”、“胭脂玉色”……这些名字虽然好听,但终归不如慧字春兰1号来得简洁清晰。

“好好好!那就用这个名字吧。”

三月下旬参赛,现在正是三月初,兰花绽放的时间正好。厉浩觉得自己自从收下林满慧为弟子,真是事事顺心。滇省那几个花卉研究专家写了几封信来催促,希望他将兰花的照片寄过去。

想到这里,厉浩认真端详着春兰,从不同的角度拍下照片,对林满慧说:“你准备一下,过两个星期我们开车去滇省。”

一切准备就绪,林满慧与厉浩、陈淑仪一起坐上吉普车,从农科所出发,前往滇省坤城。

坤城四季如春,日照与湿度都适合植物生长,所以这里花卉品种繁多。1977年第一届华夏花卉展览会在这里举行,引来无数爱花、种花、画花、写花之人。

经历过战争、饥荒、大国打压的华夏,短暂的伤痛并没有压垮我们的腰杆,花卉展的举行释放出一个信号——贫困即将远离、未来将繁荣光明。

林满慧第一次走出军山农场,坐了三天的车方才到达坤城,一下车就觉得目不暇接。不愧是春城,这里是花的海洋、绿的世界。

湿湿暖暖的空气里,弥散着充沛的木系异能,林满慧感觉吸一口气异能就能提升,不由得嘴角带笑,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

滇省大学招待所条件不错,办理好入住之后,滇省大学花卉研究所的欧阳雪松与乔槐第一时间抱着春兰受不释手,眼中闪着狂热的光。

“老厉啊老厉,你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宝贝?竟然能养出这么漂亮的花儿!”

“不行,我得多拍几张照,你莫拦着我。”

“林满慧同学,将来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读大学?特招、免试……”

听到这里,厉浩慌忙拦住:“孩子还小呢,你莫乱了她的心性。好好读书,多积累知识,这样将来读大学才能够基础扎实、更快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