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若是司徒碧不曾用张彦作质,或许张芷还会和世间所有女子一样,觉得丈夫完了,自己便完了。便是活着,也是一个未亡人,是行尸走肉。

但是经历了两次逼宫的事,张芷知道张家才是自己的家人,司徒家从来不是。

听到后宫女子是自由的这话,张芷大受震撼。一入宫门深似海,自由?这两个字和女子从无关系。

震撼了片刻,张芷道:“我可以如此去传话,安抚前朝嫔妃么?”

贾赦点头道:“可,若是张夫人尚有余力,可以着手处理此事。”

张芷跪下对贾赦道:“臣妾替前朝嫔妃们谢过新君。”

然后才起身,与张修对视一眼,自去处理了。

后宫里真正过得如意的女子有几个呢?得了这个消息,许多女子都不哭了。

金銮殿里继续处理政事。

这次政变伤亡并不大,有许多人才都可以沿用。譬如丞相、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大理寺卿等等官职都不用撤换。

所以哪怕经历了一次政变,社会运转并未完全混乱。

数日之后,等谭奇胜领兵入京的时候,甚至京城局势都平复了。至于贾琏到京城时,新的朝廷已经开始正常运转。

改朝换代,百废待兴,第一件事是防止邻国趁机犯边,现在司徒家还有两个藩王要削藩,另有西海沿子的兵权要收回。

至于其他省份,各地总督见大势所趋,并未与新朝廷抗衡。

另外便是开恩科择贤才。

关于这件事,贾赦做了一件极大的,震惊朝野的改革。连苏丞相、宋尚书等刚直不阿的人都被震惊了一把。

倒不是说贾赦做了多么错得离谱的决定,只是让习惯三纲五常的人觉得毁三观。这次开恩科,不论男女,皆可报考。

这个社会受过教育的人很少的,受过教育的女子更少。但但凡书香门第,实际上也是精心教养过女子的,只是这些女子们鲜少将心思放在仕途经济上,主要学些琴棋书画,提高自己的涵养。

现在朝会依然是在金銮殿,但是贾赦并未坐高高在上的龙椅,朝臣们不用跪下山呼万岁,而是参考会议室和礼堂的布置。小朝会的时候众人围着大会议桌议事,大朝会的时候便是按礼堂一般,贾赦与六部尚书、苏丞相等人坐主席台,百官成排坐下面。

今日之事小朝会,议起开恩科的事,苏丞相道:“皇上此举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只怕民间觉得有伤风化,并不认可。”

贾赦早就想过这个,甚至现实世界里,民国有些女子还因可以放小脚、自由恋爱,而觉得有伤风化,竟是自杀卫道的呢。

但是人总是知道好歹的,好的政策因损害到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会受到极大的反对。但是社会总要进步,有些事总要人去做。

打破垄断,社会才能进步,第一步需要打破的便是对知识的垄断。

贾赦道:“老师觉得世上有女子才华不下男儿,能入三甲的么?”

苏丞相道:“自是有的。”

贾赦又道:“既如此,为何地方上一清官难求,又不给这些有才学之人机会呢?无论男女,只要能经世之学,造福百姓,皆可为官。同样的,若是有人中饱私囊,鱼肉百姓,皆受刑罚。老师常教育学生以百姓为重。让更多有学之事为官,正是替百姓办实事。圣人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难道这里面的‘人’不含女子么?”

说实话,若是以天下为公的角度,苏丞相反驳不了贾赦。然而苏丞相依旧有几分担心:“千百年来,自古如此。”

贾赦道:“则天女帝尚且能治理天下呢,什么自古如此。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我说但凡有志气的男子都不会畏惧与女子竞争。这样吧,开恩科的诏书发布事,加上一条,若是有那个读书人不服,便是位列三甲,也不得入朝为官。男人一向自诩心胸宽广,若是连女子都容不下,我也不信他们真能为百姓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