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5页)

崔西自然知道这些人也是其实是监视自己的。但是自己也没想完全取得贾赦的信任,只想早日完成任务,然后彻底远离各种争斗。

江南原本是司徒岩的地盘,崔西作为司徒岩的谋士,对司徒岩在这里的暗产是再熟悉不过。后来自己投到硫亲王府,这些产业自然也暗暗转移到硫亲王手中,若是要夺过来,这回自己是和江师兄对上了。

心绪复杂的到了江南。崔西最终并没有试图和江怀寿联系。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日子,他太珍惜现在的生活了,可以自由的行走,自由的呼吸。若是自己错过这次机会,再次落到贾赦手里,那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且以前和贾赦交过手,这次和贾赦畅谈天下大局,让崔西意识到一件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不是贾赦的对手。出卖贾赦?可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和江怀寿的那一段同窗情吗?

然而自己家破人亡的真相大白,当年在西霞寺那一段求学时光本身便是一场阴谋。这样的同窗情哪有得来不易的恢复自由的希望来得重要。

钱益年做了两江总督,后来又彻查了一遍江南驻军的花名册之后,江南无数官员落马,官场风气也为之一清。但是当年甄家倒台,甄家、王家把持那些利钱如山的生意空出来之后,总有大商巨贾很快填补上。

若是正常的利益争夺,或许会持续很久。但是因为彭硕的布局,司徒岩倒台前,崔西便投靠了司徒硫,这些产业司徒硫接手得格外顺手。甚至在江南官场还在一片混乱的时候,那些产业便暗中异主。

当然,表面上,当时是甄家、王家倒台,另一家巨商因产出产品好,迅速填补了海外市场的需求,一切手续都合理合法。但是对外贸易的商路保护、销路资源、人脉这些才是重中之重。而当年司徒硫之所以接手那么顺遂,便是得益于崔西的投靠,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司徒硫就得到了这些东西。

等司徒硫再度落马,那巨商甚至都没换人,直接将原来到手的分润送给司徒砾,也获得司徒砾的保护。

江南富庶,富商巨贾自是不少。加上贾家祖籍金陵,自有人脉,林家祖籍苏州,又在扬州做了一回官,亦是根基不浅。贾赦要寻几个马甲扶持,再容易不过了。现在的问题是要抢回商路和人脉。

毕竟现在司徒砾掌握这海贸生意有一年多,一直顺风顺水。商人逐利,也不知道崔西原来那些大客户还认不认崔西。

当然,这些都不是贾赦需要考虑的问题,他只需要在京城等结果便是。

崔西本就擅谋略,经过挫折之后,又比之以前踏实了许多。到了江南之后,崔西并没有直接行动,而是花了几个月打听江南这一年多的近况,官场风气,了解官场动态。然后和贾赦推荐那几家商户各自打交道,了解了各家话事人的脾性才开始行动。

海贸生意之所以能被垄断,是因为松江口下南洋的必经之路上,有几个岛屿易守难攻,盘踞海匪。

自钱益年做了两江总督,曾几次想要剿匪,但奇怪的是每次那些海匪仿佛都能得到消息一般,提前撤退,等朝廷兵走了之后,复又归来。便是将那些个岛屿上的设施摧毁好几回,只要这些海匪一回来,依旧可以打劫其他商队。

这样一来,这条商路便依旧被砾亲王暗中垄断。

这次与崔西南下的是盛泽。崔西认识盛泽此人,但是从未打过交道。贾赦倒是大方得很,跟崔西讨论当下局势的时候,直接生动详细的介绍了一回盛泽怎么与柳茂配合,护着前往西海沿子的巡按组千里回京。说得那叫一个精彩,哪怕世上最好的说书人都不见得形容得出来。而且还特地隐瞒了盛泽有西海沿子布防图这段。

崔西当然懂,贾赦说的顾然是事实。就霍焕那处境,动用手下将士对巡按组围追堵截乃是情理之中,但这话也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