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策略(第2/3页)

认真听完董大山的话,朱怡成沉思片刻这才点了点头:“你所虑是有道理的,其实朕心里也是如此。以我大明军力,再加你领兵,要恢复辽东故土应该不是难事,可要彻底解决辽东满清,甚至继续向北推进的话恐怕力有不及啊!”

“皇爷圣明,臣也是这等想的。”董大山之所以前面话只说一半,他是担心给朱怡成制订的辽东战略泼一盆冷水,要知道朱怡成对辽东的重视是众人皆知的,而且也谋划了许久。

再加上这一次由山海关和朝鲜两个方向出兵,总兵力(包括朝鲜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二十多万,这样大的兵力安排是大明自中原之战后从未有过的,何况辽东不比中原,无论地利又或者其他因素都有特别之处,作为主帅的董大山一旦在会议上直言不讳,万一惹恼了朱怡成可是不好。

所以董大山仅仅只提了关于蒙古方面的问题,这也算是他的小心思吧。至少在他看来拿下盛京不算什么难事,甚至恢复前明时期的辽阳府也是水到渠成。

可打下这些地盘并不代表军事上的彻底胜利,要真正拿下辽东不仅要解决辽东的满清力量,还得控制住地方。百年过去,眼下的辽东早就不是以前的辽东了,汉人在辽东的数量早就寥寥无几,明军也不可能像在中原作战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在完成第一步战术目标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彻底控制住地盘是最为重要的。

董大山担心朱怡成头脑发热,一旦朝廷要求他继续向北打,以彻底解决辽东全境的话,别说他的这些部队了,就算是百万大军也做不到这点。所以董大山心里明白,却不敢全说,只是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等有机会再私下和朱怡成沟通。

但没想到还没等他找机会谈这事,朱怡成就先问起了他的看法,并且一眼就看穿了董大山的顾虑。这点,让董大山心中又敬又佩,这才一五一十的说出了自己所想。

“恢复辽东全境,这是朝廷的策略,这点绝不会变。”朱怡成也不理董大山的马屁,直截了当道。

正当董大山有些惊讶地看向朱怡成,觉得朱怡成前面还在承认彻底解决辽东满清力量,继续向北推进有难度的同时又说出了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自相矛盾?

朱怡成笑着又道:“策略是策略,但你领兵在外却丝毫急躁不得。朕这一次只所以让你领兵,那是朕深知你明大局,有你在辽东朕也放心。辽东之战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你到了辽东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兵,无论是兵部、总参谋部又或者五军都督府,仅给你的是参谋而已,至于如何用兵,又如何控制地方,这些权利朕都给你。”

“皇爷如此看重臣,臣定为皇爷扫平辽东,剿灭清患……”听到这,董大山心中顾虑一扫而空,站起身神色激动地说道。

摆摆手,让他坐下,朱怡成又道:“辽东不比中原,这点朕是知道的,占住辽东的根本在于人,这点朕心里也清楚。所以朝廷打算在出兵之后就开始移民辽东,以充实辽东人口,以稳住辽东根基。”

“由关内移民?这恐怕有些难吧?”董大山有些迟疑道,作为曾经的军机大臣,董大山对于大明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自大明复兴以来,这些年随着大明的统治稳固和工商发展,民间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

虽然同满清争夺天下时,各地有不少流民和失地的百姓,但在大明的多项政策之下,这些已是昨日黄花。除去这些外,大明这些年来不断向新明和南洋移民,也使得那些流民和失地百姓有了去处,所以现在再想向辽东移民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相对于南洋而言,辽东没有南洋物产丰富,而同新明相比,辽东又显得过于危险。不过辽东也不是没有优势,一来辽东属于大明本土,对于百姓而言能离家近自然不会去离故土远的地方,二来以大明目前的国力,彻底平定辽东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解决辽东,那么辽东的弊端也就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