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页)

折枝这般想着,桂花甜酒的酒意也随着汤泉里的热气徐徐上涌,往娇嫩的雪腮上晕出胭脂似的红晕来。

折枝渐觉困意上涌,以手掩口轻轻打了个呵欠,终于伏在青石的砌边上,倦倦睡去。

梦境便似也被浸在这汤泉水中,隔着一层乳白色的薄雾,无论是看什么,都透着几分朦胧。

梦里也是深秋时节,地面却已结了淡淡的霜花。

一群灾民穿着草鞋走在城郊的黄土地上,皆是面黄肌瘦,除了随行孩童饥饿时的哭泣外,无人开口,仿佛一开口,便要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倒在入城前的路上。

折枝在离这群灾民不远处看见了谢钰。

依旧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模样,衣衫仍旧是单薄得近乎于褴褛,袖缘与衣襟处已洗得发白,却仍旧是在这等霜冻天里保持着罕见的洁净。

他始终与那群灾民维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既不远离,亦不融入。

有了上回的经历,折枝便也没再试探着去唤他,只是跟在他的身后,一路往前行去,直至看见了远处高大的城门。

“徽州城。”折枝轻轻念出牌匾上的名字。

随着她的话音方落,城门处喧嚣骤起,灾民队伍里也骤然骚动起来。

有人看见了城门便似看见了热腾腾的粥饭,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往前奔去,有人却面露绝望之色,脱力般地跪倒在地。

“城门吏在查户籍,怎么偏偏是今日——”

灾民里有一名妇人捂着脸恸哭起来。

户籍——

也许她可以在梦境中,看见谢钰的户籍,得知自己的身世。

折枝的杏花眸随之亮起来,忙转眸往谢钰的方向看去。

可她看见的,却只是谢钰沉默着离开,渐渐走出了城门吏的视线,行至远处一棵槐树底下,孤身立在槐树浓荫里。

似在等待。

折枝便走到他身旁,陪他等了许久。

直至倦鸟归巢,城门处渐渐回归寂静。两名小吏打着哈欠,推动了沉重的城门。

随着一声闷响,城门关闭,夜幕降临。

谢钰并未远离,只是沉默着攀上树梢,坐在主枝上,将自己藏在浓密的槐树叶中,背靠着树干阖眼睡下。

即便是睡梦中,亦紧紧握着手中那只破旧的包袱。

折枝试着在原地往树稍的方向跳了两次,却发觉即便是在梦境里,她也不能腾云驾雾,只得失落地抱膝在树荫下坐落。

等着谢钰醒来,抑或是梦境结束。

一直等到深夜里,天穹上降下细密的雨帘,渐渐急如走珠,往黄土地上打出滚着烟尘的雨浪。

折枝抬眼看去,看着雨水顺着树叶的缝隙落下,坠在谢钰的面上,顺着他瘦削的下颌往下滴落。

谢钰随之惊醒。

睁眼的那一瞬,却不是想着寻地方避雨,而是警惕地去看自己怀里的包袱,见到完好后,眸底的戒备神色仍未松懈,反倒是将其解开,打亮了火折,一样样认真检查过去。

雨夜昏黑,谢钰将那火苗护在掌心里,愈发显得火光微弱,几不可间。

折枝吃力地仰头看着。前几样东西皆看不真切,直至最后一件,在取出来的片刻,仿佛有宝光倒映着火光在漆黑的雨夜中惊鸿一现,照亮了彼此的眉眼。

折枝清楚地瞧见,他手里拿着的是半块长命锁。

金镶玉的制式,金是赤金,玉质是羊脂白玉,通体无暇,看着并不似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规制。

而长命锁上,还规规整整地雕刻了一个‘钰’字。

折枝愈发惊讶,想凑近些细看,可随着大雨愈落愈急,渐渐将笼在周身的白雾冲散,耳畔也似乎传来了熟悉的嗓音。

“姑娘,姑娘,快醒醒。”

似有人在唤她。

折枝朦胧睁开眼来,发觉自己仍旧沐在汤泉之中,而天穹上却已渐渐坠起雨丝,似是将要有一场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