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齐卸甲(第3/4页)

而公孙述这时候想调兵回防已经来不及了:还有两万人在广汉县、一万人在资中,都用于防备岑彭。成都只剩下宫卫千余,卫尉兵数千,或许征发百姓,所有男丁都上城墙,能得万余……

这时候,丞相李熊再度力劝公孙述,重提“南狩”之策。

“陛下,秦末时,若子婴及时南狩,入汉中、巴蜀,或许还有希望复兴秦朝。”

但公孙述已完全丧失期冀,陷入了绝望的泥潭,他喃喃说道:“当初长安被第五伦攻破时,王莽南狩奔逃,结果如何?”

他看着手里的传国玉玺,这东西,最后不是落到自己手里了么?而王莽则流浪多年后,屈辱地被第五伦押回长安,当众在断头台上砍了脑袋,步了商纣后尘。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七国之乱时,吴军败局已定,吴王刘濞和他手下壮士连夜逃走,渡江遁于丹徒,再流窜东越。后来却在朝廷利诱下,反被东越王砍了头颅,派一传车飞送景帝,老刘濞骄横几十年,结局却为天下笑。

公孙述自诩是这乱世中的豪杰,这才能和第五伦斗到接近终局,不想这样狼狈。

李熊咚咚稽首,涕泪交加,苦劝公孙,公孙述叹息一声,将丞相扶起来。

“太子在资中监军,丞相速去与之汇合。”

李熊糊涂了:“陛下之意是,调太子及资中军回来勤王?”

公孙述摇头:“不必北来,汝等速速南下!”

“那陛下呢?”李熊大惊。

真是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虚伪了一辈子的公孙述,终于说了几句心里话。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本以为能重走汉高之路,再不济也能做秦穆公,大霸西方。奈何遇上了第五伦这异数,加上轻信了延岑等辈,不纳丞相忠言,这才自取其败,悔恨晚矣。”

“废兴,命也,朕若注定败亡,也认了,但天子死社稷,朕在成都当上皇帝,绝不离开都城半步!”

说着,公孙述将腰间的传国玉玺取下,不舍地看了又看,最终塞到了李熊手中!

“将玉玺,交给太子,令他在军中继位,再用丞相之策,设法带着资中、广汉两军三万之众,前往朱提,力保南中!”

“太子孱弱,休说与第五伦斗,恐怕连滇地、句町都应付不来。”

白帝含泪,对李丞相托孤道:“而君才不亚于萧、曹,必能安定南中,延我公孙氏社稷,朕泉下能享多久皇帝九鼎八簋血食,就全凭丞相了!”

……

公孙述遣李熊带着传国玉玺南奔之际,马援也已攻克绵竹,平推雒城,距离成都越来越近……

而在剑门投降的成家大司马延岑,在反正后被马援奉为上宾,其实是在身边就近控制起来,不让这反复横跳的家伙再有机会背主。

延岑心态倒是很好,他在魏军中安然吃喝,面对马援麾下的讥讽也不尴尬,反而对魏军利器颇为好奇:

“久闻魏师火器之利,不知能否一见威风?”

说起来,延岑早在镇守汉中时,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他虽然和魏国大行令冯衍勾连已久,但当时马援捷报频频,延岑就算带兵投降,也只算锦上添花,得不到太好待遇。

所以他逃到成都,继续骗取公孙述信任,将兵权攒在手里,那份量就不一样了。若魏国一时难以灭亡吴蜀,延岑甚至能设法架空身体病弱的公孙述,自己来当巴蜀土皇帝……

但这份野心,很快就随着汉军当阳大败而打消了,汉军崩溃后,有几个南阳老乡西遁入蜀,将当日经过一一告知延岑,让他大为惊愕。魏国先有石砲、又制火炮,武器日新月异,巴蜀的险关面对这些奇技,将大打折扣。

果然,当马援的西军也装备火炮后,一度无法攻克的白水关、葭萌关就跟纸糊一般,剑门靠着三十里险道或能撑一时,但岑彭已入江州,延岑随时可能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