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杜大厨 怎么就那么可爱?(第2/3页)

卫呈晋见两人到了,开始从另一口铁锅里往外拿温着的菜,现在温度低,菜一出锅很快就凉了。

老杜搓下手,给每个人装了一碗鱼丸汤,撒上葱花和白胡椒粉。

“鱼丸汤要趁热喝才鲜,菜做得一般,你们别嫌弃。”老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再好看的菜,在锅里闷上一会,味道也差了。

常玉婧先喝了一口汤,很鲜,微微的辣,身体一下子就暖和起来。

鱼丸不大,一口一个,颜色雪白,中间夹着一点绿色的葱花,整体颜值瞬时涨上去了。

她试吃了一个鱼丸,弹、滑、爽口,鱼的味道淡了很多,重要的是没有一根鱼刺。

卫呈晋一直注意着常玉婧,见她连吃几个鱼丸,忙对老杜说:“老杜,这鱼丸的做法能教教我吗?”

老杜一听,诶,机会来了。

“当然可以,我还会做鱼饼、鱼豆腐、鱼面、燕饺……”

他一连数了好多种鱼肉的加工方式,在场的几人都惊讶又好奇,连狗狗们都不吃饭就盯着他看了。

“当然,有些用海鱼做味道会更好。”前提得是变异指数低的海鱼才行。

但现在渔船不好出海,万一碰到变异的大家伙,逃都没地逃。

此时笑呵呵的老杜,跟早上那个板着脸的老头,仿佛不是一个人似的。

“先吃饭,要不菜都冷了,尝尝我的手艺,还合胃口吗?”

常玉婧先夹了上海青,口感爽脆多汁,味道比他们自己做的更好。

“好吃。”

卫呈晋也夹了一筷子,味道确实自己做的好。

可他从头到尾看着老杜做的,同样只放了油和盐,为什么味道会不一样?

这就是大厨的功夫吗?

卫呈晋只疑惑下,就大口吃起来,再磨蹭下去,菜都没了。

不过他发现,老杜做的红烧鱼更好吃,但常玉婧几乎不碰,倒是把碗里的鱼丸都吃完了。

看来就算换个厨师,她该挑食的菜还是会挑食。

张君颜用红烧鱼的汤汁拌饭,太好吃了,呜呜,为了这好吃的,她愿意每天来打工。

下午干活,老杜的话多了不少,问他们打算做哪种藕粉?

手工藕粉要经过多次的过滤沉淀,才能得到洁白细腻的藕粉。

但如果是机器烘干,过滤个几次,就可以直接烘干,这样做是效率高,但口感等方面肯定要差一些。

“藕粉的出粉率不是很高,我们做了也是留着自己吃或送人,还是手工藕粉吧。”

老杜闻言,心里喜滋滋的,看来可以多待几天了,他得好好想想,要什么菜作为报酬。

完好的莲藕挑得差不多,先送回铁皮房放着,到时再挑一些作为藕种。

剩余的莲藕清洗干净,去掉头尾的藕节,放入机器打碎几遍并磨成浆。

老杜还想说用石磨,但临时上哪找这东西?而且现在机器方便智能,效率还高。

湖边还停着小船和挖莲藕的机械臂,大约还有半亩的莲藕没有挖完。

全国各地的莲藕就没有恶变的例子,而且用机器挖,变异指数在稳定的范围内。

因此华国大面积种植,莲藕在百姓餐桌上很常见。

据说因为它们的这份稳定,荷叶荷梗莲藕还会作为配料用来制作营养膏营养液。

晚饭依然是老杜主动请缨,做的玉米面饼配菜粥,而且还做了鱼饼,外焦里嫩,鲜味十足,广受好评。

张君颜是女孩子,太晚回去不安全,先走,老杜表示说晚点会有人来接他,他接着干活。

磨好的藕浆用清水泡着,第二天再用纱布揉洗出粉浆。

狗狗们都知道今天换了厨师,好吃的饭都是他做的。

小贪的表现就有意思了,时不时地在老杜面前秀下存在感。

它自己去表现还不够,还把小西、小松给叫上,围着老杜转。

老杜喜欢得得紧,挨个揉着它们的小肚皮,说有机会给它们做小零食。